第六十七章 吐蕃国来使,必有深意【新书求收藏】(1/1)
第六十七章吐蕃国来使,必有深意【新书求收藏】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时不时的有太监往来宫中和宫外,向李世民汇报前期准备工作的各个动向进展。
已经物色好了几座庄园,人手也已经找好了一批,就等李世民查验一下,看看合不合心意。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件事却直接打乱了他的行程。
一份边关急报送到了李世民的桌案上。
吐蕃国派出了一支使者团队,想要和唐朝进行两国之间的往来,并且表明这支使者团队是携带了国书的,属于正规官方使团。
现在边关的请求,就是在询问是否放这支使者团队入关。
这件事情发生的突如其来,直接就将李世民给干懵了。
不过懵逼归懵逼,李世民对此还是要郑重看待。
有国书,就意味着是官方往来,这是直接牵扯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最高层面。
而派出这个使团的国家是吐蕃国,是大唐西侧藏区高原上的最大势力。
虽然不论人口还是经济,距离大唐都相差很远,但最起码也是周边大国之一。
论根基底子和战斗力,甚至比东突厥还要强悍,远超什么吐谷浑、薛延陀这样的小部族。
这样的国家派来的使者团队,大唐王朝君臣上下都是需要以礼相待的,李二当然也不例外。
他虽然急着赚钱,急着把提炼粗盐的业务搞起来。
但他的首要身份是国君,是大唐的天子,当然应该以处理朝堂政务为首要事情。
所以就算心有挂念,也只能把其他事情暂且搁置,让手底下的宦官们先自行处理,等了结了吐蕃国来使的事情之后再行商讨。
……
接到边关急报的半个时辰之内,李世民就把手底下的重臣都召集了起来,齐聚一堂商议此事。
李二坐在上首的位置,剩下两边是长孙无忌、魏征等人。
先是将边关急报传递给了众大臣阅览一番,李世民才接着开口问道。
“诸位爱卿,对于吐蕃国使团来使之事,不知你们有何看法?”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当即站起来说道:“回禀陛下,虽然不知吐蕃国派出使者究竟是所为何事。”
“但臣以为对于吐蕃国的使团,我大唐上下应当充分展现出礼仪之邦的友好姿态。”
“毕竟此时乃是和平之年,我大唐与吐蕃之间并无战事发生,彼此关系也算和睦友好。”
“我大唐乃礼仪之邦,自有雍容气度和素养雅量,吐蕃国既然展现出友好之意,我们便应当以礼还之,否则不符合我们大唐的上国身份。”
“因此对于吐蕃国正规使团的来访,臣建议以两国相交之礼仪对待,陛下应当于朝会之时亲自接见吐蕃国使团中的几位正使和副使。”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地位和职责基本相当于朝中的宰相,这些大小事务他都有所建议和了解的权力。
房玄龄一说,李世民点了点头,但还是充满顾虑。
“是这么个道理,只是我朝上下在此之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吐蕃国完全就是突兀排出使者团队,实在是让朕心中有所不解。”
李世民这么一说,杜如晦则当即站了起来。
“陛下方才所担心的其实并非没有道理,这其实算是我大唐第一次和吐蕃国相接触,他们究竟有什么目的,其实还未可知。”
“吐蕃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和我们大唐往来,又或者是有别的想法,这些都值得揣测。”
“必须防备着吐蕃国有什么其他隐晦的目的,倘若对我大唐不利,则应当以雷霆之势处理!”
众人听闻之后,脸上的神色不由凝重了起来。
杜如晦这番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确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吐蕃真正称得上是国家开始,到现在根本没有几个年头,甚至现在还有不少吐蕃人用部落自称。
一直以来都属于游离在中原国家之外,根本就不受重视,也没有大国会正眼相看的小角色。
连隋朝都只是想管就管一下,不想管就懒得理会,可想而知那时候的吐蕃,实力是很弱小的。
然而就只是趁着隋唐交替的中原乱世,这么短的时间,就将藏区高原给打了个遍,各路势力都被收服,迅速跃居藏区高原第一大势力。
这样的势力,要真把他们当做什么都不懂的蛮子,那显然是不大聪明的做法。
因此这一次吐蕃来使,几乎可以板上钉钉的,是一定有其他目的。
国与国之间的来往,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由不得李世民等人不慎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