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陪伴(1/2)
果真,过了晌午,张泉便给雅墨清带来了一套衣服,雅墨清照着原先说好的,将衣裳换上,跟着张泉进了怀宁王的大帐,寻了一个角落安安静静地立于一旁,看着拓跋琞处理营中之事。/p
连着好几日没有见着,雅墨清不由地将眼光投得更深一些。她选的这个角落不错,既看得见帐中正忙于政务的拓跋琞,又可以帮着端茶递水,对于此前一直见不到他的雅墨清而言,这样近距离地待在拓跋琞身旁让她感到十分满足。/p
雅墨清凝视着拓跋琞埋头研究战术的模样许久,顿觉这些日子拓跋琞似乎清瘦了不少,心疼之余还有着几分钦佩。果真如她所料,怀宁王之所以能少小成名、并将自己的威名保持至今,与他对待每一次战事都耗费大量心思有关,平日里她极少见到这种状态的拓跋琞,即便当初在漠北大营也没有碰上战事临近的时刻,如今见到了,也算是了了她想要见着一个完整的拓跋琞的心愿。/p
虽说刚刚用过膳,加上前行旅途劳顿,雅墨清本以为此时帐中的气氛多少会有些困倦或是疲累,然而,帐中却依旧忙碌,几乎所有人都在拓跋琞的带领下,保持着旺盛的神色和充沛的精力。/p
为了能一举将赫连昌拿下,拓跋琞和漠北大营的属下们就战术和战法进行了多次比较和商讨,最终确定了以出其不意之术挺近胡夏之法。/p
就在前几日,胡夏那边传来消息,称赫连阔既然将在诸子征战中获得最后胜利的赫连昌立为胡夏的太子,而且赫连阔已然将胡夏的具体事务迫不及待地交由赫连昌来处理,换言之,眼下整个胡夏的政治重心已经从赫连阔处转移到了赫连昌的手里,与此同时,整个胡夏的兵力也超过八成集中到了赫连昌的手里。/p
对于这样的安排,拓跋琞多少感到有些意外,赫连阔向来不相信任何人,怎么会将胡夏的兵权将近八成交到赫连昌的手里呢?难道,他就不担心自己被他这个儿子反过来灭了,或是哪一日自己看不惯这个太子了,还可以以手中的兵力将其处置了?/p
派出去的探子还没有捎回来最新的消息,但单就眼下的情形看,要想顺利地战胜赫连阔,眼下遇到的赫连昌这一关就必须谨慎而认真地对待。且不论战胜了赫连昌后该如何应对赫连阔,单单就灭了赫连昌之后,其手中逾十二万的兵力便能被漠北大军钳制这一优势来看,赫连昌这一仗就需要尽全力打胜。/p
关于这一点,拓跋琞及他帐中的将领们基本上都能达成共识。但对于如何打好这一仗,拓跋琞的想法却和他属下的将军们意见相左。/p
一众将领们认为,如今的赫连昌凭借手握重兵,已经安安稳稳地回到了胡夏王都统万城,并借着固若金汤的城池安虞地躲在里边不出来,若要降服他,则必须集漠北大军的主力开往统万城下,并做好最充足的攻城准备,力争在三日之内将此城攻下,如此,才能确保后续兵力顺利进入胡夏,保存足够的兵力应对后续战事。/p
然而,拓跋琞却全然否定了这个计划。在他看来,若想即好又快地将统万城拿下,举兵攻城并非上策,率一两支轻骑军队直接开赴城下,反倒更加奏效。/p
说到底,怀宁王和将军们的分歧在于那种方式更为稳妥和安全。/p
“王爷,统万城固若金汤,若只是派遣一两支轻骑前往,恐怕无法攻克敌军,还望王爷三思。”一将领进言道。/p
“是啊,王爷,末将也认为以轻骑讨伐,胜算不大。除了克敌不保以外,退兵也无保证可言,对于赶往胡夏的漠北大军而言,这样的安排确实有失妥当。”/p
“属下附议。若王爷真想启用轻骑,倒不妨等步兵和攻城的器具到了再一并前行攻城,如此胜算可握。”/p
……/p
帐中的大将们纷纷将自己的意见呈了上来,大家的意见如此之统一,一时间反倒让拓跋琞的意见成了被否定的对象。/p
面对这样的情形,拓跋琞并没有马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带兵这么多年,戍边这么久,拓跋琞还是第一次碰上在出兵的策略上与众将领截然不同的情况。/p
虽然他的想法也是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但碰上这么多的反对意见,拓跋琞自然不敢轻易地与众人唱反调,对于他而言,此时最需要做的并不是急切地认定谁对谁错,而是静下心来对自己的策略再好好地梳理一遍。/p
“众将的意见本王已然知晓,既然存在出入,不如这样,大家各自回去再将计策好好思量一番,明日一早回帐中另行商讨,届时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不知众将意下如何?”拓跋琞将手中的书册合上,建议道。/p
“王爷所言极是,大军行进也不在这一两日,谋略若是定好了,便有事半功倍之效。”/p
“如此,我等便先行告退,待明日思量清楚后再回大帐中与王爷仔细商议。”/p
众将领了拓跋琞的命,各自回帐再行研究,拓跋琞也起身对着身后的战略图再一次研究起自己的方略来。/p
雅墨清就立于拓跋琞身旁,安静地伺候着,未曾打搅他。/p
从黄昏到天色暗下来,拓跋琞一直都沉浸在策略地研究中,晚膳也顾不得吃上几口。厨房的小役已将饭菜按时送来,但拓跋琞却一筷子也没动,眼见着菜都凉了,雅墨清顺势让厨房把菜都端下去温着,待何时怀宁王忙完想起来吃时再端进来。/p
帐中小役轮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