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点亮希望的星星(1/2)
这个学校只有一个员工,就是眼前这位刘姑娘,初中毕业刚好赶上这所学校建成就来应聘,身兼校长、各科教师,学校里的杂活都是由学生家长和附近的村民们轮流义务担任的,这么大个校长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块钱。
“你好刘校长。”李思危伸过去握手。
“叫我刘老师就好啦。”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
老杨介绍说像小刘老师这样的无编制教师在山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靠县、乡、村财政多方筹措来艰难维持他们的工资,好在这些年政府加强了这方面的解决力度,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由于数量过大,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学校和孩子们呆了一会儿,拍完景后,李思危给学校留下了三千块钱,摄制组人员也凑了一千多。
回到县里已经天黑,吃完饭后老杨嘱咐早点休息,明早出发去本县最贫困的一个村,灞沟乡东井村。
东井村在灞沟乡的最深处,途中要翻越好几道悬崖,最高的一处有近二十米,是县政府用钢管焊接成、嵌入石中直上直下的爬梯,乡里的小伙子们上去后,把绳子放下来捆在摄制组人员的身上才让他们往上爬,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爬到悬崖后就看见了不远处的东井村,只有十多户人家,在悬崖的的左下方有一所小学,规模和李思危捐建的那所差不多,老杨告诉李思危,东井村的孩子们就是每天从这道悬崖的梯子上爬上爬下去那所学校上学的。
没有恐高症的自己刚才爬梯子时腿还哆嗦,虽然在电视上见过这样的镜头,可不身临其境永远不会有最切实的感受。
“杨叔,你看这东井村是不是需要建个学校呢?”李思危问,如果需要,他准备再捐建一所了。
现在的东井村只有两个适龄孩子上小学,关于学校的布局县里面是有规划的,昨天去那个学校就是拟建计划中的最后一所了,县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善道路状况,将一些人数少的村民居住点进行迁移合并。
“不用急,有你施展的地方,明年起你的捐助主要用于现在小学危房的修缮工作,这个量是非常大的。”老杨又拍了拍李思危的肩头。
摄制组的人们一进村就忙了起来,万琳琳也跟着上蹿下跳的连人影也看不到,老杨对李思危说:“来吧,我带你去一户人家,将来肯定是你的捐助对象。”
临到这家人的栅栏前才看见万琳琳在旁边一家人的院里,杨叔把她喊了过来,一起进了这家人的院子。
这家男人叫苗三伢子,家里一儿一女,老伴身体不好,苗三伢子硬是靠一己之力下坡种地,上山采药,加上政府的一些补贴省吃俭用维持了一家的生活,并把女儿送进了县里的中学。
儿子现在只有四岁,将来也会在山下那所小学上学。
女儿非常优秀,去年中考时是全县的第一名,现在在读高中二年级,仍是学校的尖子生,而且她立志要考上京都工商大学,和她将来的捐助者成为校友。
“她这么优势,应该考一个更好的大学才对。”李思危的母校在京都普普通通,他认为她应该选择一所名校。
老杨告诉他,由于这里教学基础、设施和人才的相对落后,每年能考上一本的人少之又少,由于地域的关系,一些大城市的普通大学录取线比一些落后地区的211学校录取线还高,能考上京都工商大只是个愿望,根本就没有把握。
“这家人可以给钱吗?”李思危问杨叔,杨叔点了点头。
苗三伢子迎出来将李思危、万琳琳、林含欣和老杨让进了屋,长年的辛苦劳作已经让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微微有些驼背,家中一贫如洗,老伴儿拖着带病的身体给众人倒水,还拿出几颗鸡蛋招待大家。
当苗三伢子知道李思危就是这些年一直捐助灞沟乡大学生的老板时,说出了一段让李思危吃惊的话。
女儿一定能考上大学,当她毕业后一定会去找李思危报恩,要为李思危工作但不要任何报酬。
“好,让她毕业了一定去找我,我一定会安排在我公司工作,不过报酬我一定会给的,而且不会少给。”李思危说的是心里话,就像苗三伢子说的也是心里话一样。
“这是我和李总的一点心意,带阿姨去省里的医院检查一下,好好把病看看,现在不是有新农合了吗,去省里看病也花不了多少钱的。”万琳琳拿出一沓钱硬往苗三伢子手里塞,苗三伢子死活不要,还是老杨出面相劝才收下。
李思危看着万琳琳的大方样子,真把自己当慈善家了,她来的时候身上就没带几个钱,不用问也是从林含欣那儿拿的,拿我的钱挂她的名。
回来的路上李思危悄悄问林含欣:“几千?”
“五千。”林含欣看着李思危笑。
回到县城已经很晚,明天就要返回了,县长带着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亲自为李思危和摄制组送行。
看着万琳琳活跃的样子,怎么感觉这次山区行她才是收获最大的呢?
总算和万琳琳有了说话的机会,是因为她脚上起了血泡,林含欣要给她挑,她执意让李思危来。
“你说说你,到山区还涂这么红的脚指甲,不怕人把你当怪物看啊?”李思危边挑血泡边说。
“我又没脱下让人看。”万琳琳疼得直咧嘴。
老杨得知万琳琳起血泡后拿了种本地中医配的药来,敷一晚上明天就可完好。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