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希望工程(1/2)
写作是一项门槛极低,上限极高的工作。
有人笑称二十一世纪是全民写作的时代。不提其他平台,幻想乡在册作家就有近八万人,入库作品四百多万册,市场极其繁荣。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注册成为作家,也有很多人离开这个行业,竞争极其残酷。
幻想乡的机制简单而直接,新书按照品类,自动进入到类列表里。对新人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因为一天就决出生死存亡。
在幻想乡,武侠是流量最低的分类,毕竟在传统武侠写尽套路的情况下,后人很难写出新意,甚至有人喊出“武侠已死”的声音。
只有一些格外喜欢武侠的读者死守在这里。
这一天,一本叫作《笑傲江湖》的小说赫排行榜榜首。
这本书只有四章,在非百万字不看的读者面前,按理说应该少有人关注,可评论区却极为热闹。
“有意思,第一次看到炫文笔的小说。”
“林平之被套路那一段挺有意思,角色智商出彩,有点新意。”
“预测一波,故事还是那套,全家灭门,主角复仇,如果不是这故事,我当场把键盘吃了。”
“又在骗吃骗喝?插个眼,笑眯眯地等你吃键盘。”
“作者笔力很强,就算故事老套点我也喜欢读。”
“.....”
说是热闹,是相比于其他新书而言,在幻想乡这艘巨轮面前,《笑傲江湖》不过是一朵尘埃般的浪花。
.....
中年女演员是市场的星星,数量极多,没人在意。而中年男演员则是太阳,每一颗都很耀眼。
横店影城。
顾远望着剧组里一票男演员,再次感慨张剑臣手眼通天。
前世今生,他还是第一次面试如此多的一线男星,其中不乏百花、金马影帝。
当然,影帝也是有尊严的,不可能看到大制作就一扑而上,更多的是张剑臣的人脉发挥作用,短短时间内救组建了堪称年度最豪华的演艺阵容。
《让子弹飞》即将开拍。
记者们长枪短炮采访着斯蒂芬,外国导演来夏国拍电影,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斯蒂芬对答如流,气质彬彬有礼,完全看不出茶馆里撸串子的邋遢样儿。
应付完记者后,斯蒂芬入乡随俗,摆上香坛,供上小乳猪,嘴上念念有词,有些滑稽。
仪式结束后,在一声响亮而不标准的呦呵中,第一幕戏正式开拍!
在场的演员都是老戏骨,演技出色,更懂人情世故,虽然都知道导演斯蒂芬资历很浅,却没有人阴奉阳违,态度很认真。
拍摄进度出奇的快,以至于道具组都有点跟不上拍摄进度。
顾远指点了几句后,便打算回江城了,留下来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戴着太阳镜,穿着花裤衩的张剑臣走过来说道:“怎么回江城?”
顾远说道:“坐高铁。”
张剑臣笑道:“想不想体验喷气飞机的快感?”
顾远顿时沉默,半响才苦笑着说道:“算了吧,我怕我以后适应不了正常生活。”
两人结伴向影城外走去,张剑臣搭话道:“你现在忙活什么呢,我这边有个公益项目,缺个放心的负责人,你看你能过来帮我吗?”
顾远说道:“忙着写小说...不过是什么公益项目?”
张剑臣轻飘飘的说道:“办了一个基金会,打算弄几家小学,现在缺个靠谱的会长。”
顾远摇摇头,不客气地说道:“我不看好这件事。”
张剑臣脸色不变,兴致勃勃地问道:“怎么讲?”
他知道顾远不是信口开河的人。
顾远说道:“建学校很简单,配套教学资源也很简单,花钱的事情都很简单。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他们的家庭被贫困绑住,即便是考上大学,家里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出不起,这有什么用?”
张剑臣脸色凝重,无可奈何地笑了一声,低声道:“我也改变不了那些事情啊。”
这语气近乎于俯首投降,他能改变的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孩子们原生家庭的问题,根本无力插手。
顾远想到地球上好评最多的公益案例,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办一个类似于技校的学校,只教英语,然后你可以在南京开一些招待外国人的餐馆,把孩子们送到餐馆里打工。
俗话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才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
顾远讲的案例很简单,但是听起来实际操作的成功率很高,若是餐馆能够盈利,那么这项目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余力继续创办学校,这像是商业上的永动机。
张剑臣想了想,眼前一亮:“这点子有点意思——不行,你得来帮我!”
被一个大男人笑眯眯地紧紧搂住,顾远浑身一震,连忙说道:“我不擅长商业,只能提点小建议。”
见他这么说,张剑臣也不强求,说道:“这项目是你提出来的,我把命名权郑重地交给你。”
顾远不假思索说道:“希望工程。”
“牛逼。”张剑臣咂摸两下,感觉希望这两字实在是妙,笑着说道:“如果电影赔本了,你就来当我合伙人还债。”
听他语气好像特别希望电影赔本,要是被那些投资人听到,怕是气得跳脚。
顾远笑道:“等我手里的事情告一段落,带你做点有意思的东西。”
“好,我等着你。”张剑臣笑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