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108章 :面试现场(1/2)
9号凌晨,杨昆换上运动衣,到操场把荒废了好几天的晨练又重新拾了回来。
到街上买了早餐,在女宿舍门外拦住一名本班的女生,请她帮忙给小叶子带进去。
以前这活都是麻烦孙研,现在人家转班了,再跑去找她帮忙有点不太合适,不过杨昆还是习惯地给她也买了一份,总不能人刚走,茶就凉吧。
回到教室,杨昆找出昨天下午写的请假条,把日期改成今天上午,托郑俊鹏转交给班主任。
以昆哥对人性的了解和一贯性的恶意揣测,他不认为刘守印的胸怀和腰围会成正比。
刘主任这会肯定正憋着劲想揪他的小辫子呢。
上午九点,决定这次人员招聘结果的最后面试正式开始。
面试的内容非常简单,每个人用普通话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限时3分钟。
易阳本地方言属于北方语种,除个别语句外,和普通话发音差异不太大,只是从入选的人员资料来看,大都是高中或初中刚毕业的少年男女,没怎么出过远门,用到普通话的机会不多。
相对于发音是否标准而言,杨昆更想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看到自信,看到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他本人报名参加类似的招聘,并迫切想得到这份工作,在得知自己进入最后一轮面试名单之后,必然会趁这段时间好好准备一下面试的内容。
作为连三线城市都算不上的北方小县城,一家私人开办的饭店,招聘现场和程序不可能像正规大公司那样规范,不过来应聘的年轻人们和他们的家长的表情都很严肃。
在国营企业、工厂逐一破产、倒闭,工人分批停业、下岗甚至被清退的时代,在民营企业刚刚开始起步,用工工资普遍只有150元左右的大背景下,保底月薪450至500元的服务员工作,无疑是没门路、没关系的普通家庭能遇到的极好机会。
这一点从参加面试的只有80余人,围观群众却多达数百人的热闹场面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还是那张铺着红绒桌布的小办公桌,杨建军居中而坐,杨昆和何平分别坐在他左右手。
为了表示对面试者们的尊重,三个人都换上了新买的西装,当然,打领带这种在本地老百姓看来有严重装x嫌疑的举动就免了。
按着事先编好的顺序,何平负责唱名,女士优先。
受严格的外形条件所限,能从数百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的,差不多都称得上俊男靓女。
当第一个被点名的眉目青涩的少女用磕磕巴巴的普通话介绍自己时,杨昆一边从她的语气和声调来判断其心理素质,一边低头翻阅她的个人资料。
贴着一寸免冠相片的位置旁边,用铅笔画着一个不太起眼的圆圈,这是杨昆和二叔、何平提前商量好的暗记。
机会难得,有不少街坊邻居辗转找到杨建军或是何平,替自己的子女或亲友说情。
人情社会,这种情况在所难免,对此,杨昆的态度是,只要硬件达标,优先考虑。
少女很快完成了自我介绍,站在桌前,有些拘谨地看着杨建军。
杨昆不动声色地在她的表格最上面打了个勾,转给二叔,杨建军会意,“先到旁边休息一下,下一位。”
少女满怀忐忑地让到一边,第二名女孩很快站到了她原先的位置。
或害羞、或大方、或放松、或紧张……一个小时过去后,杨昆看了看时间,起身走到门外,向负责维持秩序的虎子低声吩咐道:“去和饭店说一声,多准备100份盒饭。”
面试进行到中午,在店门外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看到饭店送餐的三轮车停到门口,杨昆和二叔商量了一下,宣布开饭,凡参加招聘的人员和家属,一人一份盒饭,鸡蛋汤管够。
这一招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也彻底打消了不少人心目中,对于这场招聘会的真实性的怀疑。
90年代中期,打着招工旗号招摇撞骗的也不是没有。
杨昆跟饭店订的盒饭标准是5元打底,视口味不同,一人一份红烧鸡块或红烧肉,配上白面馒头和紫菜蛋花汤,以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准来看,相当丰盛。
三位“主考官”和大家一起饱餐一顿之后,稍作休息,面试继续。
下午3点半左右,无论优劣,所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表现,杨建军抱起资料,向大家交待了一声,和杨昆、何平一起走出店门,到楼上决定最后的取舍。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杨昆拿着一张薄薄的白纸,站在门口,对正在议论纷纷的应聘者及家属们说道:“各位,静一静。”
他的嗓门不大,却似乎有种莫名的说服力,被他的视线扫过的人纷纷噤声不语,屋内的嘈杂渐渐销声匿迹。
杨昆的表现使不少人意识他,这个看起来比绝大多数应聘者还要年轻的毛头小伙子,才是真正当家作主的人。
看着鸦雀无声的人群,杨昆满意地笑了笑,举起手中的名单,朗声说道:“在宣布最终入选名单之前,我先跟大家通报一件事。”
“大家都知道,本店用工岗位有限,而报名的人数要多出好几倍,能走到这一步,证明大家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可能一次录用这么多人,所以,我在这里提前跟大家说声抱歉。”
“我想说的是,这只是一次工作机会,选上的,没必要欢呼雀跃,落选的,也不用太过沮丧,因为这只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