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疑云密布,危机四伏(2/3)
路干线已经于去年完工。借着这条铁路大动脉,俄军可以快速且大量地往双子城输送兵力和战略物资。眼下,从海参崴逃离出去的四千俄军正在火速逃往双子城。我担心这支以骑兵为主力的俄军残敌会与埋伏在双子城南面的我军部分发生遭遇战,甚至可能与双子城内的俄军两路夹击我军。俄军有着大量骑兵,机动性很强,而老毛子的哥萨克骑兵更是闻名天下。被骑兵两面夹击,仅有步兵的我军部队可能会出现较大伤亡。而且因为是深入敌占区进行突击作战,故而两个步兵师携带的重型武器并不多,最重型的武器仅为迫击炮,而且炮弹的数量相当有限。另外,两万陆军的补给也没有办法得到及时供应。眼下,我军必须尽快打通海参崴通往双子城的运输线,并尽快将战略物资输送到双子城前线。”“这倒是。放心吧,我们海军会尽快将还在元山港的装甲旅和坦克旅给你运到海参崴来,第一军所需的战略物资也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海参崴。”林海认可地点了点头,“另外,我再把随舰队出征的两千四百名海军陆战队战士先借给你,助你尽快打通通往双子城的陆上交通线。”
“感谢!”张虎也不矫情,对林海投以一感激眼神之后,再次将注意力投注在了作战地图上。
双城子,其名源于明代的双城卫。以其东、西两城并存而得名,东城叫“富尔丹”,西城叫“朱尔根”,相距约四里。双城子是中国东北开发较早的城市,在9世纪中期,双城子之地是渤海国的重镇,虞娄靺鞨世居于此。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将江东(乌苏里江以东)的“不毛之地”让予俄方“友邦”。中俄边界向西移,由海边调整到乌苏里江边,千年古镇双子城调整给了俄罗斯。与霸占远东其他中国城市一样,沙皇俄国大批的向此地移民,或许是邻近中国陆地边界的缘故,双城子移民的成分与其他城市不同,善战的哥萨克一直是双城子的移民主体。为加强对这里的控制,沙俄加紧修筑铁路,1893年双城子与海参崴之间的铁路开通。
1897年双城子与伯力之间的铁路开通。至此北起中国陆地东北端的伯力,南到海参崴形成,而双城子居于俄国枢纽地位。
出于对华战争的需要,俄国陆军中将斯捷谢利统帅着1.2万的精锐陆军和8千哥萨克骑兵驻扎于此,以便随时西进。
俄陆军中将斯捷谢利,自13日上午起便很是不安。虽然西向望去只是白雪茫茫一大片,但斯捷谢利却是始终觉得绥芬河的西面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而自昨天开始,斯捷谢利开始从双子城的南面也嗅觉到了危机的存在。
为了消除自己心中的不安,斯捷谢利派出了上百名骑兵斥候向西和向南侦查。不过,一天一夜过去了,派出去的斥候却是一个也没能回来。而且,在14日半夜,被部下告知双子城与北面伯力城的通讯突然中断这一消息之后,斯捷谢利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他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双子城,可能已经与外界孤立了起来,双子城的周围可能尽是伏兵。不过,与海参崴方向通讯的畅通无阻,却是让他的怀疑只能是一种怀疑。毕竟,与伯力城方向通讯的中断,也有可能是因为风雪压断了电报线缆。
15日的上午,斯捷谢利收到了以陆军中将扎斯利奇名义发出的电报,获悉了华军舰队正在炮轰海参崴的消息。不过,在得到华军正在进犯海参崴这一消息之后,双子城与海参崴之间的电报通讯随即竟然直接中断了。
“该死,斥候还没回来吗?”与海参崴通讯的中断,让斯捷谢利变得有些躁动,脾气向来不太好的他,粗声问向了自己的副官。
“没有,一个也没有。”副官露出着担忧神色,无奈地摇了摇头,“将军,海参崴遭到华军猛攻,我们是不是应该派兵增援?”
斯捷谢利发出了一声重哼:“增援?派人去挨轰吗?在帝国远东舰队已经全军覆没的情况下派陆军镇守滨海军港,已经是帝国军部高层犯下的一个致命错误。在华军的舰炮下,海参崴即便是驻守再多的陆军部队那也是白搭,派再多的陆军部队前去增援也指挥徒增我军伤亡。从一开始,帝国就应该放弃海参崴这一毫无用处的军港。而且,我怀疑我军镇守的双子城可能已经被华军包围。”
“被包围?这,这不可能吧?华军才刚刚与大清签订停战协定,尚未控制整个东北,华军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将大量陆军部队运送到这偏远的极东之境?”副官一脸的震惊。
“也有可能只是小股华军。”斯捷谢利皱眉说道,“不过,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双子城周围,肯定有华军在活动。切断我军北面通讯线缆的,八成就是华军。”
“将军,那我们该如何部署?难道真的不派兵增援扎斯利奇中将吗?”副官问询道。
“不能派兵增援,只能派兵接应。”斯捷谢利一脸严肃,“安德烈,你亲率五千哥萨克勇士前去接应。”
“是!”副官安德烈当即转身欲走。
“等等!”斯捷谢利当即一喊,“两个小时之后再出发。”
“将军,这是为何?”副官安德烈一脸不解。救兵如救火,为何还要延缓发兵?
“我刚才就说过,你此番出征不是去救援,而是去接应。你迟两个小时再出发,时机会刚刚好!”斯捷谢利正色说道。
“时机?什么时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