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甲午之年无海战(2/3)
势。张林旗下基本上都是重工产业,绝大多数还是在全球占据垄断地位的重工产业,产能直接就能决定效益,故而劳动力缺口相当巨大。更何况,一个个海外开发计划需要的劳动力直接就是数以万计,不论是琉球、夏威夷还是南美,都有着相当大的劳动力缺口。故而,扩招必须加速进行,工厂的规模也必须尽快扩大。在1893年的年末总结会议上,张林直接给管事们下达了1894年的任务目标:一年时间,实现产能翻倍,同时产业工人总人数也要翻倍。张家的诸多管事们,对张林的这个要求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国内人口基数很大,拥有着大量的劳动力,而张家更是已经将初招工人的每月薪水提高到了5两,船厂招收船匠开出的薪金更是高达每月7两,而且还有着一系列的配套福利。国内积弱已久,遍地都是破产农民和破产手工业者,张家根本不愁招不到工人。至于产能翻倍,对于正处在高速上升期的各家工厂而言,那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其三,扩编陆军。张林现如今拥有六万多的陆军兵力,共计有着12个陆战旅,分驻在智利、秘鲁、夏威夷、琉球,以及国内的马尾、上海和江宁。12个陆战旅,有4个陆战旅驻扎在南美洲,2个驻扎于夏威夷,2个驻扎于琉球,两个驻扎于江宁,另外两个分驻于上海和马尾。张林的陆军扩编计划,乃是要在工厂大扩招的同时,将这12个陆战旅全部扩编为陆战师,继而使得陆军总人数达到12万左右。陆军虽然成军周期短,有着一年陆军的说法,但要在一年内扩编6万部队,需要相当巨大的资金投入。管事们初步估计了一下,要完成这次陆军扩编计划,需要投入的资金超过了一千万英镑。而要养活这一支数量高达12万的现代陆军部队,单是支付这12万将士的薪水便是高达2500万两每年。
“就算是投入两千万英镑也得扩编。”这是张林抛出的原话。工厂是家族根本,而军队则是这一根本的唯一保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张林根本无法确保自己国内外的各项利益。上海、南京、武汉、福州,这四座正不断被张林大型工业化的城市,必须牢牢被控制在手中。
在张林不断对满清贵胄和江南高官展开金钱攻势之下,同时也是在张林的半威慑下,清廷终究还是没与张林撕破脸皮。时间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过去,朝中针对张林的声音也越来越小,或许是对清剿张林确实没什么信心,满清朝廷似乎选择默许了张家在江南的继续盘结。
原本一度紧张的局势,也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渐渐缓解。江南还是那被张家盘结并暗中控制了的江南,朝廷该怎样还是怎样,而张家则是继续在以一个滚雪球的方式快速壮大。
朝廷对张林是着实没有办法。现如今,姑且不说整个江南,但两江、闽浙、湖广的朝廷机构已经被张林腐蚀得差不多,三地官员们每月都能从张家领到的高额孝敬银已经变相地成为了三地百官的俸禄,比朝廷俸禄要丰厚得多的高额俸禄。两江、闽浙、湖广三地的朝廷大员们不愿意朝廷与张林为敌,除了张家的月俸之后,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深知张林的强大能量,知道朝廷一旦与张林撕破脸皮的严重后果,到时候整个大清朝或许不会改朝换代,但整个江南绝对会大变样。若是江南一失,他们这些江南百官若是选择拥护朝廷,定然是得丢官罢爵。地盘都丢了,还做哪门子的官?他们若是拥护张林,倒是有可能继续在江南做官,但如此一来,他们便成了乱臣贼子之流。所以,两江、闽浙、湖广三地的百官们之所以会竭尽全力地在张林与朝廷之间进行调和,目的只有一个:维持现状。
另外,李鸿章这一朝中重臣也不愿意看到张林叛出朝廷。李鸿章很清楚,逼反张林,朝廷至少得失去两江和闽浙,乃至湖广,甚至很可能出现北洋全军覆没而张家军直逼京师或是一举覆灭大清朝的情况。后果太过可怕,故而李鸿章坚决反对朝廷做出任何针对张林的动作。现如今,北洋水师的一半军费乃是来自张林,一旦张林被逼反,不仅这一半军费尽失,而且北洋水师与张家海军之间势必发生大海战,以北洋的实力根本不是张家海军的对手。故而对李鸿章来说,保住了张林就等同于保住了自己的北洋水师。
有两江百官的力保,再加上李鸿章的坚持,朝廷暂时也只能舍弃了清剿张林的想法,选择维持现状,继续与张林“和平共处”。
时间过得很快,当历史的车轮滚到1894年5月份的时候,朝鲜如期地暴发了东学党起义。东学党起义暴发后,朝鲜国王当即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
而与张林前世历史不同的是,朝鲜暴发了东学党起义,日本政府却是没有任何动作,丝毫没有要参与的意思。日本政府没有往朝鲜派兵,更没有出现如历史上所述日本政府以各种借口陆续出兵朝鲜1万余人,占领从仁川到汉城的战略要地,包围驻守牙山的清军,并不断挑衅的局面。
历史的车轮滚动到7月份,在确定日本帝国确实没有在朝鲜有任何动作之后,张林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他已经改变了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怕是不会再爆发了。不管是因为畏忌张林,还是因为海军重建计划尚未完成,日本帝国终究是放弃了参合朝鲜。日本不参合朝鲜之事,便足以证明日本政府暂时是不打算对清政府用兵了。历史上曾让无数英雄落泪的甲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