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未擒敌徐荣受责 孙文台大显神威(一)(1/1)
大获全胜的徐荣带着胜利的消息返回洛阳大营,不可一世的董卓在获悉战报后竟然勃然大怒。他在帅帐之中猛拍桌案,然后当着众将指着徐荣的鼻子骂道:“徐荣,我将本部兵马调拨与你,就是希望你能击溃敌人,擒获敌首。你先是放跑了曹操,然后又放跑了孙坚。徐荣,我是如此看重于你,你却三番两次令我失望,你知罪吗?”
徐荣伏在董卓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自己的一个小举动都会激怒眼前的这位煞星。等到董卓的情绪平复下来,徐荣才大着胆子违心地说道:“末将愿将功赎罪,请太师允许我再带人马前往阳人城,此番必能砍下孙坚头颅。”
董卓皱起眉头说道:“常言道,‘有一有二,岂有再三再四’?荥阳之战曹操被困汴水竟能逃脱,可以说夜色弥漫,难寻其踪迹。这一次孙坚被困于阵中,竟能全身而退。你叫我如何再敢用你?”
“太师!我再不会失手了!”徐荣满腹辛酸地说道,“请再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吧!”
在场的西凉诸将看到徐荣委曲求全的样子,无不幸灾乐祸。东郡太守胡轸甚至都笑出声来,伏在地上的徐荣虽气愤无比,但也无可奈何。
董卓瞪了一眼发笑的胡轸,从帅位处下来走到徐荣面前,放缓了语气说道:“徐荣,你也连番征战许久,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刚才我的话是重了些,你先起来吧。”
“谢太师!”
待徐荣起身后,董卓又接着说道:“你打的这两仗虽然放跑了敌首,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打赢了。两者功过相抵,你也不要想着将功补过了。”
“谢太师宽宏大量。”徐荣拱手行军礼道。
“你外出作战许久,早已人困马乏。就先下去好好休息吧!”董卓下了逐客令。
“诺!”徐荣说完便离开了大帐。
徐荣没走出多远,就听得身后的帅帐内传来了哈哈大笑之声,此刻的他心中满腹牢骚,世间怎会有这样的事情:两场大胜不加官进爵也就罢了,竟然还要遭受无端的指责。董卓用人未免太过偏心,西凉部众无论错误大小,董卓均会为其遮掩;而像自己这样的后来者,只要稍有失误,便会受到董卓的责骂,更有甚者会被抄家灭族。摊上这样的主公,太令人绝望了。将门福女
强者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勇气的大小。
大难不死的孙坚逃回阳人城,与他在一起的只有少数残兵败将。自出道以来,孙坚还从未经历过如此惨重的失败。当前的形势已非常恶劣,所有的盟友均被董卓击败,若此时敌人杀过来,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一些追随多年的部下见到孙坚立即建议道:“将军,趁追兵未至,我们撤回鲁阳吧!”
孙坚面色一沉,不悦地反问道:“退回鲁阳?我们来这为的是什么?”
“讨伐董卓!”部将们众口一致地回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不过小战失利,若因此而退兵,岂不惹他人耻笑,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帝?!”孙坚声色俱厉地说道。
“可是将军,如今我们损兵折将,声势大不如前,怎可能是兵精粮足的董卓的对手啊?”一名将校忧心忡忡地说道。
孙坚剑眉倒竖,虎目圆睁,怒喝一声:“来人!给我在城头竖起一面大旗,打出我孙坚的名号,同时在城门张贴告示,就说我孙坚立志讨伐董卓逆贼,有立志从军者,来者不拒。”
“诺!”众人当中立即有人领命而去,看着垂头丧气的部下孙坚继续安慰道:“众将不必惊慌,后将军不日将提兵助阵,我等只需坚守此地几日,待声势复振,再与董卓决一死战。”
安定住军心后,孙坚迅速收集残兵。而另一边,听闻孙坚战败的袁术,并没有像孙坚说的那样派出大军前来增援。正当众人失望之际,大量村民来到阳人城投军,大喜之下的孙坚经询问后才得知,这些村民都是附近的农户,早在孙坚到来之前,董卓派出军队四处劫掠,这些村民家园被毁,亲人被杀,家中妇女全被抢走,这些日子他们躲在深山之中,在得知孙坚在阳人城招兵的消息后,他们三五成群结伴下山投奔。单看人数,孙坚早已超过兵败之前,且新兵报仇心切,稍加时日,必能成为一支劲旅。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