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无还(1/2)
一阵山风吹过,眼前桌台上浮灰被吹起,露出红木本色,湛然光亮。
往生深沉凝视着,若有所思。
只听陈醉低声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宛若一声炸雷响起在耳际,又好似醍醐灌顶。小往生面色突地通红。
光明荡魔心本是吠陀佛宗所创,用以明慧照心便利传法的神通。佛宗对于使用这种秘法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所以往生才会犹豫。但陈醉引用六祖慧能的话却让他心中豁然产生明悟,菩提妙法无善恶,心如明镜惹尘埃。
陈醉却又道:“身若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你觉得比较先前那句,这两句偈语哪个境界更高?”
往生面露钦佩敬仰之色,道:“只这两句,境界都已远在小弟之上,我那大师侄也未必有这样的领悟,但硬要比较,我觉得还是前面那句更得吠陀佛法三昧。”
陈醉道:“第一句说的是无碍无相妙法境界,一朝顿悟便立地成佛,第二句说的是世俗有形有矩的勤修道义,比较起来,其实后者更渐修渐悟,对我辈世俗凡人来说更容易领悟,说法容易修法难,传法更需大神通,就算你大哥我也还差的老远。”
往生面色越发庄严,听到最后,双手合十道:“小弟明白了,多谢大哥点醒,佛法神通皆自在才是真正的吠陀佛法,一切刻意法都是沾染尘心的法门,光明荡魔心不重要,规矩也不重要,普渡众生何须规矩?”
陈醉纠正道:“不是不需要规矩,我对你讲第二句偈语的意思就是告诉你,神通妙法高且玄,不是谁都能闻之顿悟的,所以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诸如你我,但真正在世间普及大成的法门,都需循规守矩勤勉持修,二者之间并不矛盾。”
往生肃然道:“小弟明白,招募护城军一事包在小弟身上了。”
陈醉道:“咱们草创阶段,万事开头难,只好用这让你为难的办法来做这件事,待咱们的地盘稳了,人心也稳定了,城中人口都愿意以城为家时,再有外敌来犯,又何须咱们这般费尽心机招募儿郎?”
二人话题由光明荡魔心开始,又由此结束。到最后陈醉话锋一转,由禅机偈语转而说起炼锋城俗务,前一刻还在九重天上论仙佛,下一刻便直落人间谈升斗。转换之快,连往生这转生灵童都万难跟上。
建城如立国,需文事武备人势财势四方齐备才算有了基础。炼锋城财势已成,人势正逐渐形成气象,尚缺者文事武备。陈醉对此心知肚明。自己这城中目下除了缺一支护城力量外,还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把方方面面的制度健全起来。
炼锋城与夜魔城同气连枝,但陈醉却不打算完全照搬夜魔城那一套。夜魔城雄踞化外,不求霸业不问利益纷争,又有乾坤啸这样的魔宗大宗师坐镇,的确可以立足当世。而炼锋城却是欲谋天下大利,却无夜魔城之大宗师威震八方。若学夜魔城那般,待日后天下大利滚滚而来时,便真如小儿执宝珠行于街上。
圣人言:无为而治则天下大治。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境界太高,不是寻常百姓能受用的,还是规矩方圆条条框框的约束起来更简单容易。弄这些东西,没有读书人不成。而一座城建起来容易,管理起来却绝非易事。刑名,人丁,税赋,方方面面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孙承义父子目下都在炼锋城中任事。老孙读了一辈子书,微言大义经史子集朗朗上口,但他不通达世俗变通之道,缺少对利益变化的敏感,因此只适合传道布业,陈醉便早早委任了一个学堂先生给他。小孙读书不少,也知变通,倒是堪称人才,但绝非大才,万人规模的炼锋城的管城之位便已经让他忙的顾此失彼,相信日后人口越来越多,孙承义这点本事怕是不够用。
陈醉虽算不上粗鄙无文,但肚子里的墨水也有限的很,对这个时代的内政管理的运作方式更不熟悉,有心照搬上辈子的记忆,但这内政管理可不比诗文作对可以滥竽充数。小醉哥两辈子加在一起,这做官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饭要一口口吃,事儿要一件件办。不能面面俱到一蹴而就,便只好先分个轻重缓急。
当下的炼锋城,最大的问题莫过于那个神秘的五公子在外虎视眈眈,在内还有接应者阴谋窥视。这种被暗中窥视算计的感觉让陈醉很不爽。
……
城主府就在黑水湖北岸,两进三厢的格局,建筑在原黑水堡聚义厅的基础上,一无雕梁画栋,二无亭台楼阁,一首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陈忘书庐,东蜀碧云庵。夫子云:何陋之有?虽为陋室却有股子锐意。
小醉哥剽窃这首小令的时候特意改了最后几字,把诸葛庐和子云亭改成了忘书庐和碧云庵,这两个地名在这个世界上大大闻名,且各有出处雅话。最后一个孔子云改作夫子云,这里的夫子则是指十国时期,入世掌八国相印,出世为万世师表的陈抟夫子。这位老夫子留下的思想财富与上辈子的孔夫子不尽相同,倒与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很相似。陈醉两辈子在这方面都没下多少功夫,自然谈不上多了解。
房屋粗鄙简陋,却因为这首小令平添一股子高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