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魔盘大唐》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魔盘大唐 () >> 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186672/

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2/2)

江湖人不想被称为野蛮人,渐渐地接受了礼的概念。

后又过了千余年,亚圣孟子出世。

孟子执掌儒家,修改了孔子的江湖道义,改为‘仁义礼智勇’,人之四德。

主张江湖人要有恻隐之心,仁也;有羞恶之心,义也;有恭敬之心,礼也;有是非之心,智也;有无畏之心,勇也。

就这么一步步地教化,到了如今,江湖人大都遵守着孔孟之道,失去了本色,成了被笼头套住的驴子,如同文道的附庸。

这也是文修看不起江湖中人的原因。

王维仔细地听着,慢慢地回过味来,所谓的‘仁义礼智勇’,就是孔子和孟子联手挖下的一个大坑,将江湖人都装了进去。

原本的化外之民,也就是教化之外的江湖人,学习了孔孟之道后,渐渐地变成了顺民。

“贤弟,如今江湖上有人不遵守江湖道义吗?”

“有哇,有两种人。”

一种是逍遥派一类的隐逸门派,逍遥派是庄子的嫡传派系,一直传承到今天,他们始终遵守着庄子的道义,任意而行,逍遥自在,喜怒无常,想杀就杀。

他们本是江湖上的异端,可修为太高,江湖人不敢拿他们怎么样,反而更多的是羡慕。

“王大哥可见到过纯阳真人、铁拐李、济公等神仙?”

“见过!”

“兄长觉得这些神仙行事与凡人有何区别?”

王维想了下,忽然明白了,“他们遵守的便是庄子之道?”

“哈哈,不错,其实庄子之道乃是仙道,孔孟之道只是人道,那群江湖人放弃仙道,转为人道,再求仙道,岂不是走了弯路?”

王维狠狠地抓了下脸,孔老夫子挖的坑好大,直接将人带进了坑里,孟子再接再厉,将坑挖得更深,组队坑人!

“相公看到他们的行为与衣着,可曾觉得怪异邋遢?”

“确实如此!”

“咯咯,这说明相公也被儒教的教化框住了。”

“那该怎么办?”

“有人明白了此事,便诞生第二种人。”

“什么人?”

“也就是相公眼中的坏人。”

有些人一朝顿悟,想要追求自由自在的江湖,不想再被孔孟之道束缚。

他们开始不按照江湖道义行事,便成了江湖异端,成了‘坏人’。

成了坏人之后,就有一大批‘大侠’‘少侠’冒出来,杀掉坏人,保持江湖道义不被破坏。

“你看,江湖人可以自行教化,杀掉那些明白人,将‘糊涂人’捧上高位,名利双收,完全不用儒教插手,这便是教化之力的恐怖之处。

这种教化可以让坏人变成好人,好人变成坏人,将孔孟之道刻进每一个江湖人的骨子里,这天下再无江湖人!”

“砰!”

忽然庙宇另一边的老者,拍着案子大声呼喝起道:

“说得好!!”

“自从三万年前列御寇败退八荒原之后,这天下就变了,这江湖之中就再也没有了真正的江湖人,只有一群为了名利规矩杀来杀去的愚夫。”

“那些所谓的大侠者,只不过是一群被孔孟之道束缚住的可怜虫,一群被儒家捧起来的打手,他们早已忘了庄子之道,忘了江湖乃是自在之地,江湖人便是自在之人......”

听着老头子吐槽,王维不由地想起了死守襄阳的郭大侠,战死在雁门关的乔大侠、杨大侠、张大侠等等,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一群文官大臣却在拖后腿,贪图享乐。

等大侠们战死后,却连一篇像样的传记都没有,正史中也不曾记载过他们的历史功绩,这便说明了文人的态度:瞧不起!

好吧,这些大侠都是虚构之人,可历史上真的没有大侠吗,肯定有,只是史官们不屑一顾罢了。

还有一些大侠最后的结局为何是归隐呢?

难道不是他们从中悟出了点什么,重新回归到庄子的怀抱中吗?

庄子的江湖才是江湖,孔孟的江湖只不过是庙堂的附属物,早已失去了江湖的本源。

那一篇篇为侠客们  de的小册子不就是儒教的花招吗?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果不其然!11百度一下“魔盘大唐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状态提示: 第262章 孔孟之道治江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