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完婚(过渡章节,必须写但是又很难受)(2/2)
还要这么繁琐表示很心累。也幸亏开面、上轿这两个费劲到不行,说道极其多的步骤不需要李荨昆参与,要不然按照李荨昆的性格很有可能不娶了。
等到以后有了汽车再说。
花轿进门,王朗让专业人士奏乐放炮仗迎轿。
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小女娃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一身红色喜庆的女子出了轿门。
糜贞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走过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
这时候,准备好的李荨昆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找回,站左侧。
李荨昆表示纯属脱裤子放屁。
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
可惜,李荨昆没有……
于是变成了糜竺和几个丹阳当地影响了较大的士族老者担任主香客。
主香者和李荨昆、糜贞皆遵赞礼声动作。
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乐!”
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这时候,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事先念熟,不可读错,读错那就完了,嘻嘻)
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
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这时候,李荨昆和糜贞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的习俗,谓谁跪在前面,以后就可管住后者。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李荨昆执彩球绸带引糜贞进入洞房。
脚须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为5只,也有10只麻袋,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坐床”,由一名福寿双全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糜贞的头部,而后挑去“盖头篷”,意示“称心如意”,谓“请方巾”。
李荨昆稍坐即出,新娘换妆,客人吃“换妆汤果”。
而后,李荨昆和糜贞二人行“拜见礼”,论亲疏、辈份依序跪拜见面,称“见大小”。
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着。拜毕赐红包给新娘,俗称“见面钱”。
公婆可不掏红包,谓“媳妇自家人”,而且糜贞也整好没有公婆。
与同辈见面则作揖,若小辈拜见时,糜贞亦给“见面钱”。
可惜,没有士族敢要。
之后,举行“待筵”,糜贞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劝食,糜贞多不真吃,这是样子仪式。
俗称面子工程。
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亲割礼”,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
拜堂晚上,李荨昆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糜贞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
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
这一晚上李荨昆喝得是满嘴胡言乱语,最后王朗实在看不下去了,赔笑着与李煜晨将李荨昆扶了下去。
………………………………
谢谢起点
点打赏
谢谢qq阅读
哭泣的凯瑟琳的100点打赏
今天在这里道歉,前面数据错了,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克,一石大概为31公斤,也就是说虽然在东汉三国时期,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但那是汉朝时期的度量衡,换算成现在的秤来秤一下,大约是62斤左右……
根据《汉书·律历志上》记载,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
《隋书·律历志上》记载,十黍为絫,而五权从此起。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权谨矣。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6g,一斤即,一石一百二十斤.,因此汉代一石约59.9斤。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