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要不要这么狠?(1/2)
《华国好声音》第一期的收视率出来了,2.07,开播就破2,等于延续了《歌手》的辉煌。
这让许多业内人士羡慕得觉都睡不着了。
《歌手》火爆的那会儿,很多综艺节目制作公司就已经知道那节目的设计理念是曹吾提出来的了。
但那会儿他们只是感到惊奇而已,实际想一想,也能够理解。
曹吾是顶尖的摇滚歌手,想要和其他顶尖的歌手过过招也是正常的。找自己公司投资,花钱也不心疼,毕竟那会儿黑洞还是星海文化的顶梁柱,他的要求星海也不敢不答应。
《歌手》的成功,在那会儿看来,更像是用钱砸出来的成功,再加上一点点运气。
但《华国好声音》的成功,就让很多业内人士无法再欺骗自己了,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两档星海文化出品的综艺节目,成功的最大因素,是理念的创新,对市场的敏感把控,以及对观众心理的精准拿捏。
《歌手》将青歌赛和春晚的模式进行了变革,变成了由知名歌手进行同台竞技的节目,用歌手知名度吸引观众,引爆舆论。
在那之前,知名歌手都是很自重身份的,很多歌手就连音乐节都感觉掉价,不愿意去,更不用说冒着被淘汰的风险,去进行一场比赛了。
但《歌手》却偏偏把一群职业歌手都聚集了起来,而且都是一等一的大咖。
这么一群大咖被放到舞台上捉对厮杀,让观众评头论足,这样的热闹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看?
很多综艺节目制作单位的负责人在看到《华国好声音》第一期节目后,都像是被当头棒喝一般。
原来,音乐选秀类节目还能这么拍?
这种感觉比当初看到《歌手》时还要震撼!
震惊之余,他们心中也不由自主的开始冒酸水,星海文化的那个牛莉运气也太好了吧?
居然能捡到曹吾这样的宝贝!
音乐方面就已经够惊才绝艳了,在综艺节目这块也这么有灵性?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曹吾简直就是传说中能下金蛋的鹅啊!
酸来酸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大家便埋起头研究了起来。
眼馋人家节目怎么办?学呗!
《歌手》就是先例,把节目框架变一下,换汤不换药,找一批新的歌手来比赛,核心还是成名歌手同台竞技,照样有人看。
但是研究了半天,他们傻眼了。
这节目没法学啊!
为什么?
这节目是学咱们的啊!
《华国好声音》是什么节目?
音乐选秀类节目。
国内所有综艺节目制作单位,有哪个没做过音乐选秀类节目吗?
显然没有嘛!
如果论经验,他们每个单位都能吊打星海,这也是他们当初嘲笑星海文化做音乐选秀类节目是自寻死路的底气所在。
但星海文化偏偏就做出了一档比以往所有音乐选秀类节目都要好的节目来。
《华国好声音》的核心是什么?
选拔素人歌手同台竞技。
这是所有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核心内容好不好?
学节目也是有技巧的,讲究的是在细节处进行改变,甚至流程和模式都能改变,但卖点也就是节目核心内容是不会变的。
但《华国好声音》的核心内容和所有音乐选秀类节目都是一样的。
说直白点,《华国好声音》也是一档学习以往音乐选秀节目的节目,只不过它学得比所有人都要好,而且把细节都玩出花了。
如果用网文举例子的话,《歌手》的出现就相当于《鬼吹灯》,虽然模式脱胎自卫斯理、夺宝奇兵等探险类故事,但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文化底蕴后,已经足以开宗立派。
而《华国好声音》则像是《斗破苍穹》,它融合了前人所长,将类型文发展到了极致。
也就是说,《华国好声音》是用设计理念和制作方式把音乐选秀类节目的整体水平给拉高了一个档次。
这已经不能算是学了,而是真正的创新!
搞清楚这一点后,很多制作单位都郁闷了。
这难道就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当初他们学了《歌手》,搞了一堆节目出来,赚了个盆满钵满,还连带着把《歌手》这种知名歌手同台竞技的节目核心内容价值给透支了一部分。
这下好了,星海文化直接搞了个顶尖的音乐选秀节目出来。
这就相当于大家眼馋星海文化锅里的肉,一窝蜂跑他们的饭碗都给收走了。
要不要这么狠?
《华国好声音》的第一期节目直接霸占了所有社交媒体的头版头条,这让所有媒体人都想起了去年被《歌手》统治的那段时间。
国内观众对音乐选秀类节目早已审美疲劳了,很多人都是冲着四位导师去的。
事实也是如此,四位导师的插科打诨,相互间的小玩笑也让节目充满了可看性,很多观众都看得很开心。
但更多的人也发现,这档节目貌似和以往那些走歪了路,往胡闹审丑方向越走越远的音乐选秀节目不太一样。
就像是第一次看《歌手》的感觉,这节目虽然有导师的看点,但登上舞台的选手就像节目所说的那样,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
当然也有些身材比较胖,造型比较夸张的选手,但所有选手一开口唱歌,就把观众的注意力重新拉回了音乐本身。
这不禁让大家感动不已。
已经好久没有看到正儿八经唱歌的音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