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唇亡齿寒(1/2)
此时东吴那边已经得到了曹操攻打江夏的消息了,江夏失守,那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吴了,所以孙权召集众人议事。
此时江东众臣都摄于曹操的势力,张昭说道:“如今曹操势大,不如归降,如此可保富贵也!”
孙权眉头紧皱,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候孙权发现鲁肃闭口不言,于是孙权起身说要如厕。随后孙权离开议事厅,而鲁肃则借机跟了上去。
到了屋檐之下,孙权抓着鲁肃的手说道:“卿有何言?”
鲁肃答道:“吾观众人之言,皆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如今肃可迎曹操,而将军却不可。为何有此言?如今肃迎曹操,曹操当送肃归乡里,定吾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逐步升迁做个州郡之长不成问题。可将军降曹操,将何以自处?望将军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孙权听了之后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众人之议,吾甚是失望;今卿所言之大计,正与吾同,此乃天赐卿于我也。”
鲁肃虽然说动了孙权,但是东吴势力中主和派的人还是很多,鲁肃独木难支,所以鲁肃打算写信召回周瑜,周瑜在东吴名望很高,所以鲁肃需要周瑜来压制这些主和派。
此时周瑜正在镇守鄱阳,如今曹操大军攻打江夏,接下来的目标不言而喻,所以周瑜此时正在严密地探查江夏的一举一动。不久周瑜便收到了鲁肃的书信,看完书信,周瑜面色凝重。如今曹操以鲸吞之势拿下荆州,荆州若失,则东吴亦不保矣,此乃唇亡齿寒也。于是周瑜安排好鄱阳的事务,然后率领亲卫队火速赶回孙权此时的驻地柴桑。
很快周瑜便赶回了柴桑,此时孙权在此召集众人议事。
张昭作为主和派的领袖,此时出言道:“曹操豺狼虎豹也,然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可以拒曹操者,长江也。如今曹操得荆州,并得其地。刘表治有水军,蒙冲斗舰,乃以数千计,曹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长江之险,曹操与我等共有之,而论势力众寡,将军差曹操甚矣!愚以为大计不如迎之。”
周瑜听罢起身说道:“不然。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为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有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百姓安居乐业,如此应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何况曹操自来送死,焉有奉迎之理?”
“瑜请为将军筹之:假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与将军互争疆土,可在水战之道,曹操如何能与江东争锋?更何况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后患。如今曹操舍马弃鞍,乘舟而上,与吴越争衡,本非其所长。如今天大寒,马无草料,曹操率北方将士原来江汉之地,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皆用兵之患也,而曹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曹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定为将军破之。”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了消息,说刘备的使者诸葛亮来此求见孙权。孙权略加思索之后说道:“诸葛亮此来所谓何事?”
“吾问刘备正于江夏,而曹操率军攻打江夏,如此刘备定是来向将军求援。”鲁肃说道。
“既然如此,我倒想听听这卧龙到底有何本事!”孙权道。
随后孙权召诸葛亮进来,诸葛亮见了孙权行礼道:“亮拜见将军!”
“先生免礼,”孙乾笑道,“今日先生来此所为何事?”
“亮此来有一事欲告知将军。”诸葛亮道。
“先生请说。”孙权道。
“如今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江夏,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亮望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向曹操称臣?!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决断,则祸事不日便至矣!”
孙权听了之火反问道:“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臣服曹操?”
诸葛亮笑了笑道:“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可守义不辱,况且刘豫州乃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意也,安能复为曹操之下乎!”
孙权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诸葛亮这是在讽刺孙权没有气节,孙权那里能够忍受?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当此难乎?”
孙权成功地被诸葛亮激怒,亦或者是孙权早有此意,只是借这个机会表达出来。但是现在孙权担心的事情是刘备的兵力是否能够抵挡曹操。
诸葛亮说道:“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乃兵势所迫,并非真心臣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孙权甚是高兴,但是现在孙权想到另一件事:“先生所言甚善,只是江夏太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