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三国好老师》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三国好老师 () >> 012章 第六个学生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185382/

012章 第六个学生(1/2)

刘威性格谨慎,做事认真,再加上他又比其他人大一岁,所以一直以来都充当着大哥哥的角色。这一次也不一样,一提到要做抗旱救灾的论文,第一时间就做好了刘威打主力,他们打辅助的准备。

董明倒也不在意。

以他们的年龄,能够完成他交代的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不过,他倒是挺在意马明刚才话语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的。事实上,马明这段时间越来越有激进改革派的倾向。虽然才十三岁,但是整天都想着怎么才能搞个大新闻。刚才董明只是随便提了一嘴太平道可能会造反的事情,马明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说起来,董明的这五个弟子,还是蛮有意思的。

董明平日里上课的时候,喜欢跟这些学生聊一些大汉朝的现状,如何去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之类的话题。最后给出的结果,自然就是改革。董明自己的意思,就是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由皇帝去推动。

这是当前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式。不过这个办法最大的缺陷就是,假如皇帝撑不住保守派的反扑和攻讦,那么主持改革的这位,在当前的环境下,除了背锅送死没有第二条出路,比方说商鞅......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蛋糕做大,既得利益者保有原有利益的基础上再获得新的利益,原本被剥削者也有人能够共享蛋糕做大的成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所有人都有获得感。

不过董明的五个学生,分成了两派。

在改革这一点上,五个学生能够达成一致,但是在如何改革上,就无法达成一致了。蔡浩因为自身出身的缘故,更倾向于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慢慢的调整这个庞大的国家。刘威算是他的盟友,但是刘威之所以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方式稳妥,不会让百姓们承担太多的苦楚。

马明、张亮、张富则比较激进。他们觉得就应该快刀斩乱麻,直接将国家的问题斩除,如果出现叛乱,那就杀。而这其中,马明的思想是最激进的,十三岁的年龄,天天想着革天革地,改朝换代。

董明总觉得这家伙以后会搞出一个大新闻,因此没事儿就会敲打他。

一行三人回到留南村的时候,正是正午,留南村多了不少外人。这些人董明也认识,都是附近村子的里正、族老之类的人。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因为种种原因吧,朝廷的政令基本上是止于县一级的,如何让县级以下这些百姓知道呢?

那就是这些里正、族老的工作了。他们是百姓和官方的中间人,上传下达。所以说这些人,虽然一个个看起来苦哈哈的,但事实上也是既得利益者,同时他们也是一个王朝存在的根本。

众人见董明回来了,连忙都围了过来。张里正从人群中走出来,笑着对董明说道:“先生,人我都给您请回来。”

董明点点头,表示感谢,然后对着众人说道:“这段时间少雨,泗水水位又开始下降,忻水靠近下邳,只有支流流经咱们这儿。眼下还好一些,至少没影响咱们生活。可是若是继续不下雨的话,咱们这定会出现旱灾。”

“咱们不能等到旱灾来了才想着怎么救灾,咱们应该做好预防工作。哪怕是旱灾来了,也不会要了咱们的性命。”

很多人都听不明白,只是觉得挺严重的,全都直勾勾的看着董明。

董明笑着摇摇头,然后对张里正说道:“这样,一会儿你将所有人请到我家去,我详细跟他们交代一番。”

“这样也好。”张里正点头应下来。

董明向着众人拱了拱手,带着蔡浩马明径直回了自己的院子。刚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张亮张富兄弟二人正撅着屁股在地上写写画画。

两人听到了声音,连忙回头,见是董明后,立刻行了一礼,然后又趴在地上撅着屁股,写写画画着。

董明上前看了一眼,发现他们在计算泗水的河流水位,在预估多少天泗水会断流。

“刘威人呢?”董明看了一眼地上的数据,知道这应该是刘威整出来的。

张富闻言抬头回道:“威哥儿还在泗水边上,说是单个数据没有说服力,打算再测量几天。”

董明点点头,道:“也好。你们先不要着急计算了,待会儿我带着你们一起。”这两人计算方式有问题,但是他并没有明说。

带着蔡浩等四人,将院子清扫了一番,又将教室打扫了一番。刚弄完的时候,张里正带着众人就到了。

人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一间教室里正好坐的满满当当,却又不拥挤。董明也没有耽误时间,更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稍微解释了一下,然后就开始告诉众人该如何准备,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就是打水井,这个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在低洼处往下挖,大概八米左右的时候,如果挖到了石灰岩,基本上这下面就有水了。如果没有石灰岩,这大概率就是一个枯井。留县附近的这些村子,多了不少,每个村子挖出来三四个水井还是没问题的。

其次是限制供水,这个比打水井还容易。这些里正族老在村子里的威望大的不可思议,只要他们肯配合,限制供水绝对是小意思。

最后一点,是董明刚刚想到的,就是耕种的问题。这个时期的耕种相对来说比较粗放,基本上属于靠天吃饭。虽然前汉赵过已经研究出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但

状态提示: 012章 第六个学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