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谋权师出有名矣(1/2)
“子初可试言之。”
曹丕低垂了眼帘,让脸庞变得深谙上位者的喜怒不形于色,徐徐而言。
“诺。”
狡狐点了点头,开始了洋洋洒洒,“征伐幽州刘玄德,按先王之方略即可;征伐陇右马孟起,亦是效仿当年先王征伐汉中之策也。征伐江东,则是先夺南中之地,再发大兵威逼交州,逼迫孙仲谋不得不将双方战场放在荆南。以此,便可让江东的长江地利以及水军精锐优势,皆不复存在。只需我军能保持十年攻势,以江东的地广人稀,自然会不支。”
“发举国之兵,尚且需十年?”
曹丕挑起了眉毛,语气中带了些许不悦,“孤若是以举国之兵,从淮南、荆南同时攻之,五年之内尚且不可虏孙碧眼邪?”
五年?
你当江东十几万精锐之兵是泥捏的啊!曹老大都做不到好嘛!
你算哪根葱!
陈恒露出了一丝苦笑,“回魏王,江东已历三世,根基稳固。若从淮南进军,我军难在于跨过长江;而且去岁荆南我军新败,已伤军中锐气,亦恐难以建功。”
嗯....
曹丕的回答,只是轻微的一个鼻音,来表示了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稍微沉吟了一会儿,便想起了什么,又徐徐开口,声音有些冷,“以子初之间,此三家势力,若是孤图之,何方最易何方最难?”
“在下以为,当以陇右最易,而江东最难。”
陈恒想都没想,直接就扔出了答案,“然而,在下以为攻伐幽州刘备无论难易,魏王都应不留余力!”
好嘛,曹丕这次,再也没有掩饰眼中的冷意,声音也变成冷漠无比,“子初是以为,孤征江东,乃不智之举乎!乃是有愧先王乎!”
净说什么大实话!
陈恒心中不由来了句。继而,用手往天上举了举,“回魏王,在下不敢。在下的理由,乃刘备终究是汉室苗裔,乃我曹魏天命之绊脚石矣!”
额....
曹丕愕然。
然后,脸上露出了一些苦涩。
他终于从孙权嘲讽的羞恼中醒了过来。
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阿父留下的人,都在反对他征伐江东的决定了。
原来是借着攻打刘备,将天下人都觉得汉室灭亡必不可免,让天下人觉得曹魏代汉,乃是天命所归!
只是可惜了,他的麾下臣子们,没有一人胆敢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说出口。没有人愿意在这种事情的谋划之初,便参与进来,让身后名在史书中留下不好的笔墨。
“唉...”
昂头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起身走了下来,抓住了陈恒的手,脸庞上有些感动,也有些愧色,“孤谋划征伐江东数月有余,众僚佐皆默默无言。唯独子初,敢直言让孤得知矣。”
是啊,都五月了。
他都让人将囤积在河东的粮秣与物资,几乎都搬去了淮南。
不可能再让人再搬回来!
不然,不说苦于徭役的民夫,就连来回赶路的兵卒,都得群起叛变了。毕竟行军打仗是本分没错,但没有朝令夕改让人来回奔波的不是?
又不是遛狗!
也就是说征伐江东,已经变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丕想反悔,都没有理由了。所以他也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争取打赢了这一战,为了赢回自己错误决策的些许颜面。
“子初,事已至此,可有良策可助孤赢得此战乎?”
他眼中带上了殷殷期盼,看着陈恒,“豫州之南,孤皆可让汝督战!此战各路兵马如何策应,孤皆可从之!”
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想起来了,他眼前这个人是攻无不克的世之狡狐。也终于想起来了,在支持他当上世子的人中,唯独这位狡狐还没有得到回报。
“恒,多谢魏王信任。”
陈恒后退两步,拱手表达谢意,“然,恒若是督战南线,只敢言不败,不敢言可胜矣。”
肉眼可见的,曹丕眼中的冀望,黯淡了下去。
有些萧条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紧锁着眉头,闭目长吟了好久,才再度发问,“子初,汝方才言,当以陇右马孟起最容易平定,何解也?”
“回魏王,盖因马超根基最弱耳。”
陈恒也入了坐,“其一,乃是人心所望。江东有三世之基,幽州刘备乃汉室宗亲,治下之地皆得人心。而马孟起,虽祖上乃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然已经与一匹夫无异。其先父马寿成就曾数次反叛汉室,不为士人所望;如今,马孟起更是阴袭其外舅张公祺夺得汉中,黔首百姓亦然不耻矣。”
“嗯,然。”
曹丕抚摸着胡须,微微点了头。
“其二,马孟起治下,与我军接壤之地的战线太长,无法处处重兵把守。而我军得巴中之地已有数年,人心也已经安稳,可发大兵矣。以我军雄厚实力,从关中与巴中同时发兵,完全可以让他们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孙子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言当应在陇右马孟起矣。”
“善!久闻子初善战之名,今日方知不虚矣!”
曹丕大赞出声,马上的,就话锋一转,“若无关中助力,而孤让子初督巴中之地,事无巨细皆委任之,子初可有把握,得蜀中之地乎?”
不给马儿吃草,就想让马儿跑的?
陈恒扬了扬眉毛,没有当即回答,而是看去曹丕的眼神有些疑惑。
后者却是一声苦笑,“子初,非孤不愿发关中之兵,乃是实在有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