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苏芬战争(下)(1/2)
边界中部是芬兰最狭窄的腰部地区,有3条通往波的尼亚湾要地奥卢港的接近路,沿此西进可对奥卢港形成外线包围之势。从索木斯萨耳米到奥卢港横宽只有120公里,一旦打通此线,可将芬兰拦腰切成南北两段,从而将极大地影响整个战局。但这一路装甲部队完全法参战,这对苏军来说是很不利的,也正因为这样,芬军集中了几乎所有能够挤出来的机动兵力,试图打一次漂亮的歼灭战,以获得体面议和的筹码,但却在苏联轰炸机群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虽然成功全歼了苏军一个步兵师,但自身的永久性减员数量也不比苏军少多少,要知道芬军步兵的精锐程度远远超过苏军,因此可以说芬军此役是形胜实败。而且以两国悬殊的人口对比,同样是牺牲1万多人,意义却完全不同
最北的贝萨谋地区是常年覆盖冻土的台地。贝萨谋既是芬兰在巴伦支海的唯一良港,又是沟通苏联摩尔曼斯克港与瑞典北部重要铁矿产地的重要通道。但由于芬军兵力不足,只得主动弃守,苏军如同历史上yyng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这一带的大片土地
不到两个星期之内,芬兰人自认为不可逾越的曼纳海姆防线就被苏军完全突破,而原本只是作为偏师的苏联第8集团军更是长驱直入给芬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芬军伤亡总数超过10万之众。其中阵亡、被俘和失踪的不下5万。国小人少的芬兰再也支撑不下去了,不等西方的援助运到便跟苏联签订了城下之盟。
1941年5月28日,两国代表在莫斯科签署和平协定,芬兰割让了至关重要的卡累利阿地峡,并因此损失了芬兰第二大城市维堡,芬兰10的耕地,15的工业产值。总数22万余人、占芬兰总人口12的居民丧失了家园而被遣送,只有极少量人口选择留下加入苏联国籍。
此外,芬兰还割让了巴伦支海上的里巴奇半岛,芬兰湾中四个岛屿。部分萨拉区域。并将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租借期30年。这个协议对于芬兰来说是非常严酷的,对于苏联恨之入骨的芬兰政府由此迅速倒向德国,因为在这个时候只有德国看上去既有能力、也有勇气与苏联为敌[
而之前还准备支援芬兰的法国政府则完全被苏军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给吓坏了。他们一方面不断向马奇诺防线增派部队以防备德军西进。另一方面则始终寄希望于德军东进与苏联火拼。而法国则可以渔翁得利。为此法国政府严禁一兵一卒越过国境线,以免刺激到德国
不过,如果光看数字的话。苏芬战争中苏军的损失也不算小,阵亡、失踪、被俘、伤死、病死等各种永久性减员的人数全加起来,不会少于2万人;而减员总数则更是超过了5万;此外苏联还损失了174架飞机、256辆坦克装甲车和39门152以上口径的重炮。但问题是,苏联现在有500万的常备军,1万多架作战飞机、1万多辆坦克装甲车,而动员能力更是令人闻之色变,在如此庞大的数量下居然还有这次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这已经足以令西方为之胆寒了
而知道历史上那次苏芬战争过程的胡卫东就更是对苏军超出预料的表现感到震惊,要知道历史上虽然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苏联可是死了将近20万、伤亡总数更是超过了70万啊!
虽然现在中国与西方关系很差,但胡卫东心底里却一直将苏联视为真正的头号大敌,发现它变得超出想象地强大之后,一向镇定的胡卫东也差点乱了方寸,满脑子里都是对自己当初支持交换给苏联各种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后悔。
不过胡卫东毕竟已经是两世为人,又在多年战争中将心志磨砺得坚韧比,因此没过多久就可以冷静下来认真分析目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结果令他松了口气,原来苏联虽强却并未超出他的预期,之所以战果比历史上好出那么多完全是因为客观条件与历史上那次苏芬战争不同所致
芬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其14领土都位于北极地带。冬季漫长而严寒,风大雪多,气温常在零下30~40度以下。历史上苏联人偏偏选择在冬季发动进攻,而且莫名其妙地从南方调来部队作为主力,结果冻死冻伤的不计其数,没被冻死冻伤的苏军官兵战斗力也普遍大受影响;而在这个时空,苏联人进攻的时间却是晚春到初夏的这段时间,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因为严寒而吃了大亏。
芬兰严寒的冬季四处积雪,这就给了芬兰游击队、乃至于狙击手大显神威的好战场,春夏之交草木繁盛,虽然也可藏身,但效果比起皑皑白雪,却还是差多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在中国抗战期间狙击手作为一个兵种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就启发苏联也提前建立了自己的狙击手兵种,并试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苏军特点的狙击战术,而芬兰那些百发百中的猎人枪手虽然枪法精准而且又是本土作战,但战术还很不成熟、也普遍缺乏战斗经验,因而并未像历史上那样利用狙击手占到太大的便宜。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苏联远比历史上强大得多的步兵支援火力(更好的轻重机枪,60、82迫击炮和火箭筒。)也对芬兰的狙击手造成了巨大的wexe,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头号狙击手白色死神在本时空就不幸地死于苏军一个步兵连的迫击炮火力覆盖,此时他才击毙了37个苏联人,还大多没来得及上报,因而死得默默闻,即使是在后世的芬兰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