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瘟疫(1/2)
“瘟病?!”郭致远和刘光先同时惊呼起来,在这个时代瘟疫绝对是让所有人都恐惧的一个名词,后世总结明朝灭亡有三大客观因素,一战乱,二灾荒,三瘟疫,但是若是论让人恐惧的程度则次序要倒过来了,因为瘟疫一旦爆发,死的人可能比战乱和灾荒还多,而对于官府而言,对于瘟疫的重视程度也要高于灾荒和战乱,因为战乱和灾荒主要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灾荒饿死的都是老百姓,达官贵人肯定饿不死,战乱的话达官贵人们消息灵通,门路也多,可以提前避祸,唯独这瘟疫却是不管你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染上了那就完蛋了,而且这瘟疫无影无形,染上了还不知道,等发现了再救治往往已经来不及了,加上瘟疫通常都有极强的传染性,扩散起来极快,破坏力也极大,由不得官府不重视。
但事实上即便官府重视,对于瘟疫也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控手段,有时只能看着瘟疫肆虐,因为瘟疫具有突发性和剧烈性,一旦爆发,就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尸骨遍野,哀鸣不绝,惨不忍睹。史书记载景泰六年,南京等地发生瘟疫,“死者相枕连途,生者号啼盈市。弃家荡产,比比皆是;鬻妻卖子,在在有之”,这还不算严重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北京发生瘟疫,时人龚钟庵曾在书中描绘了瘟疫发生时的惨状:“时疫太甚,死亡塞道,乡民千万死无辜。浮尸暴骨处处有,束薪斗粟家家无。”,其惨烈景象,令人惊悚!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十分低下,也不像现代有抗生素、疫苗什么的,人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弱,所以人的寿命都比较短,遇到瘟疫基本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瘟疫的恐惧甚于洪水猛兽,自然也没有人愿意去研究防治瘟疫的办法,对于瘟疫的认识也是十分的有限,把所有带有剧烈传染性的疾病都划为了瘟疫,比如对现代人来说可能很普通的一场流行性感冒,在明朝就可能演变成一场死亡千万人的大瘟疫。
而这个时候往往正是考验地方行政长官魄力和行政效率的时候,遇到那些无良又怕死的贪官可能自己先跑了,哪管百姓死活,遇到那种尸位素餐的庸官则可能早已吓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除了躲在官邸里求神拜佛什么也干不了。
郭致远当然不是这样的庸官,所以尽管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也很是震惊,表现得却是很镇定,对沈令誉挥挥手道:“走,我们一起去看看……”
沈令誉却犹豫了一下道:“公子,如果真是瘟病,我恐怕一时也难药到病除,此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公子千金之躯,不宜以身犯险,不如坐镇县衙,只需吩咐我等如何处理便可……”
郭致远摆摆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若是不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我如何知道该如何应对?而且若真是瘟病,百姓必定恐慌,我身为古田县令,若是龟缩在这县衙不出,百姓必定更加恐慌,到时局势更不好控制,你不必说了,既然你能与病患相处而不惧,我为何不能?!……”
一旁的刘光先赞赏地望了郭致远一眼,突然道:“本官也一起去……”
郭致远一听就愣了一下,连忙劝道:“大人你还是不要去了,大人不是还有公务要处理吗?趁现在瘟疫还未扩散,大人还是赶快离开吧!……”
刘光先瞪了郭致远一眼,不悦道:“本官身为巡按御史,体察民情乃分内之责,如今古田可能发生瘟疫,本官岂能离开,你能去,本官为何不能?!……”
通过这段时间和刘光先相处,郭致远已经非常熟悉刘光先的脾气了,知道这个时候他是绝不可能离开的,只得苦笑道:“好吧,那就一起去,有大人坐镇,下官也踏实些……”
跟着沈令誉来到医馆,还在门外就听到里面传来此起彼伏的剧烈咳嗽声,进入医馆以后郭致远也是惊呆了,当初建医馆的时候,郭致远就是打算作为福利给古田百姓提供免费医疗的,所以建的规模着实不小,建了一个前后四进的一个大院子,足足有好几十个病房,如今不仅那十几个病房全住满了,连走廊过道上也挤满了病患,病床不够,有的干脆只铺了一床草席睡在地上,看情形足有上百人,情况远比郭致远想象的严重!
病患们见到郭致远到来也感到十分震惊,要知道他们虽然还没被确诊患的是什么病,但是此病具有传染性这点已经基本被确认了,街坊邻居见到他们都躲着走,就连有的病患的家人也对他们十分嫌弃,把他们丢到医馆就跑了,而郭致远身为县令竟然不顾可能被传染的危险,亲自来探望他们,让他们又是震惊又是感动,纷纷挣扎着从病床和草席上爬了起来要给郭致远行礼。
郭致远连忙摆手大声道:“诸位乡亲切莫如此,你们只管安心养病,沈医生医术高明,定能治好诸位的病!……”
那些病患本来担心自己得了瘟病治不好,都有些绝望,情绪也十分低落,见郭致远不顾自身安危亲自来探望他们,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情绪也安定了不少。
安抚好病患的情绪,郭致远连忙把沈令誉拉到一边,压低嗓门道:“沈医生,这样不行啊,我虽不懂医术,但此病既然有极强的传染性,让如此多的病患挤在一起,岂非病情更加严重?……”
沈令誉苦着脸道:“我也没办法啊,医馆只有这么大,我总不能把病患拒之门外吧!……”
郭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