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新的起点(2/3)
了兰州市,在省委宣传部当了一名干部。他创作的诗和画水平都很高,经常在《甘肃日报》和一些文学杂志上发表赞美新社会、赞美家乡的诗歌,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读者的欢迎,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东乡族诗人。马玉良热情地接待了马玉民和牛万山,并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做客。
马玉民把从东乡带来的干菜和新收获的洋芋送给了弟弟。他看着一面墙书柜上密密麻麻的书籍,关心地对弟弟说道:“你少看点书,小心眼睛麻掉了。”
马玉良笑着说道:“我们东乡人自古以来不重视文化教育,文盲率高达99,是甘肃全省文盲率最高的县。现在是新社会了,干革命工作没有文化知识可是不行的啊。”
牛万山说道:“你阿达是大阿洪,手里头攒了些积蓄,才供了你一个万里挑一的人才上大学。普通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钱供尕娃们上学呢?我的海彻都10岁了,到现在还没有踏进学校大门一步呢。”
马玉良急忙说道:“阿哥,这可万万不行啊。你们到新疆落脚以后,马上把新姐和尕娃们都搬迁过去。新疆是新开发的地区,教育条件比我们甘肃的好。我算是看明白了,人哪缺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缺少文化知识。”
牛万山问道:“你是国家的干部,知道的事情一定比我们的多。你给我们说一说新疆兵团苛苛苏垦区是怎么一回事情。”
马玉良思考了一会,然后说道:“其实,我也没有去过新疆的兵团。但是,我在宣传部看过他们的资料了。
马玉良站起身来,走到贴在墙上的中国地图前面,用手指着地图最左上角的地方,说道:“你们要去的地方在这里。中国在地图上的形状像一只大公鸡。你看,东北这里是鸡头。兰州是鸡的心脏。你们去的地方是鸡尾巴最翘的也是最漂亮的地方。我给你们查一下农10师的情况。”
马玉良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翻开看了几页,然后给他们念道:
“1949年9月25日,驻新疆的国民党军队宣布和平起义。
同年12月,原国民党驻新疆军队骑兵整编1师骑7旅所辖的13团、14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骑7师19团。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1兵团2军5师独立团奉命开赴阿山地区(后编入骑7师20团)。
5月,新疆军区干校采金大队到达承化。
1951年至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骑7师大部抵达巴里巴盖。
1953年3月,骑7师的师直机关、19团全部、20团和21团部分以及新疆军区采金大队,全部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农业建设第28团,归属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10师建制。
1955年,撤销10师,28团由兵团直接领导。
1958年,农业建设第28团改名为国营28团农场。
1959年,奉兵团【经劳字】第049号命令,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28团,属重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10师建制。
下属垦区有巴里巴盖垦区、克木齐垦区、苛苛苏垦区、牧场垦区和山区草场。”
马玉良抬起头说道:“你们要去的是苛苛苏垦区有一条大河和一条小河,分别叫做额尔齐斯河和克兰河,还有很多小湖泊,土地平坦,水土资源丰富,比咱们的东乡和西乡可是好多了,一定是一个鱼米之乡啊。”
马玉民和牛万山听到这里都欣慰地笑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河水流淌、鱼儿跳跃、万顷麦浪和白花花的大米。
马玉民吸了一口气,高兴地说道:“想不到遥远的新疆是一座天堂啊!”
牛万山也感慨地赞叹道:“还是读书好啊!读书能知道世界上这么多的事情。”
马玉民突然想起了牛万山给家人写信的事情,连忙说道:“玉良,你帮撒尼阿哥写一封家信吧。他出门下新疆去,家里头的人还不知道呢。”
马玉良笑着说道:“你们真是干脆果断啊。我们先去吃个牛肉面,回来就给撒尼阿哥写信。”
他们来到了兰州西关十字的马子禄牛肉面馆,点了兰州最著名的小吃牛肉面。
不一会儿,饭馆的小伙计端上来3只巨大的白底蓝花瓷碗,里面盛着香气飘溢的清汤,清汤上面漂浮着几片翠绿的蒜苗,薄薄的牛肉片簇拥着翠绿。
他们按照马玉良的指点在碗里倒了了几滴香醋,又加上一勺子油泼辣子面。大海碗里顿时呈现出红、黄、绿三色,色泽艳丽,让人垂涎欲滴。
牛万山用筷子在清汤里挑了一挑,捞上来的是一簇绵长的面条,吃在嘴里滑溜细腻,满口生津。
饱尝饥饿之苦的马玉民和牛万山每个人吃了两大碗牛肉面,才觉得肚子稍微有点饱了。
傍晚,马玉民和牛万山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绿皮火车。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和乘座火车,对这个钢铁制作的庞然大物感到十分的好奇。他们坐在座位上,抱着自己的行李,不停地东张西望,对车厢里一排排整齐的座椅、一个个宽敞明亮的玻璃窗户和头顶上行李架都充满了好奇。
突然,火车发出了“呜”地一声长鸣,把很多第一次乘坐火车的人都吓了一大跳。火车又猛地抖动了一下,开始慢慢地启动了。
外面的人、树木和房屋很快地从窗户中闪了过去。
马玉民和牛万山把脸庞紧紧贴在窗户的玻璃上,仔细观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