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暴风骤雨(1/3)
不要尝试去填满一个到处是破洞的沙袋。
——犹太人谚语
1911年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一年。
革命党人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旗,推翻了大清王朝近270年的异族统治,结束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发生以后,在探索建立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斗争实践中,革命党领袖孙中山逐渐认识到简单地驱逐满洲人和排斥满洲人都不利于建设一个统一的大中国,因此很快淡化了早期汉人主宰一切的政治主张,转而倡导五族共和的民族民主思想。
五族共和的思想源自大清末年立宪运动中的五族大同主张。当时,朝廷大臣载泽和端方等人奉慈禧和光绪皇帝的命令到西洋各国考察宪政,回来以后主张:“宪政之基在弭隐患,满汉之界宜归大同……放弃满洲根本,化除满汉畛域,诸族相忘,混成一体”。同时,恒钧、裕端等一批留日满洲学生在东京和北京分别创办了《大同报》和《北京大同日报》,专门宣传汉人与满人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的思想。
孙中山在取得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由在野党成为执政党,民族意识也与时俱进,不再把满、蒙等民族排除在中国之外,而是上升到各民族政治上一律平等。他特意拜访了原大清王朝的摄政王载沣,对他代表朝廷和平交出政权、服从共和之举表示赞赏。
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既“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亦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正式提出了民族统一的观点:“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随后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
中华民国主张汉、满、蒙、回、藏五大族群和谐相处,以五色旗作为国旗,红色代表汉族,黄色代表满族,蓝色代表蒙古族,白色代表信仰回教的诸多民族,黑色代表藏族。《对外宣言》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的称谓,宣告满、蒙、回、藏的待遇与汉人平等,不分汉、满、蒙、回、藏,共享人类的自由。
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政时代再有藩属名称。”
辛亥革命之前,老百姓的国民意识十分模糊,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的子民。辛亥革命以后,老百姓的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从此,中国这个古老的名称又成为了东方这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国中华民国的简称。
从初期开展民主革命的初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的“五族共和”,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中华民族团结和统一方面的一大进步,为日后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山外面的世界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对偏僻、遥远和闭塞的东乡而言,影响可谓是微乎其微。它依旧是老牛拉着破车,瘦驴驮着病夫,展现出荒凉和呆滞的乡村景象,犹如一潭沉闷平静、微波不兴的死水,更像是一个简陋、贫穷的世外桃源。
按照撒尔塔人的宗教习俗,男孩要在年满12岁之前举行孙乃(割礼)仪式。孙乃是撒尔塔男子汉人生旅途当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大仪式。举办孙乃仪式之后便意味着受礼的人已经步入了成人的行列,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也意味着很快就要具备娶亲结婚的资格了。
这一年的夏天,尔撒为长子易卜拉欣举办了简朴而热烈的孙乃仪式,向四邻八乡宣告家中除了自己和妻子之外又有了第三个成人。
一天的傍晚,从西方的天边飘来了一团黑漆漆的乌云。乌云像网纱一样很快地向四处弥散开来,瞬时罩住了整个东乡的天空。
还没有等山里的撒尔塔人回过神来,天空忽然像是撕裂了一个大口子,蚕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倒了下来。十年九旱的东乡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雨的猛烈袭击。雨水倾盆而下,毫不留情地倒在光秃秃的山梁上,然后像一只狂驰咆哮的野兽,翻卷着黄土泥水向沟底奔涌而泄,引发了触目惊心的山洪和犹如山崩地裂的大面积滑坡。
牛家庄在一梦之间变成了一片狼藉的废墟。
有的人家还算幸运,只是房子里灌满了泥水。有的人家惨不忍睹,房子变成了残垣断壁。还有的人家随着泥石流整体滑落到沟底,摔成了一堆烂泥土。
塌方下来的泥土把巴掌大小的庄稼地深深地埋没了。
轿子沟里的撒尔塔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衣被。他们失去了虽然简陋却又是赖以生存的家园。
尔撒家的庄廓被暴风雨劈成了两半。一半幽怨孤独地耸立在断崖上边,另一半则被泥石流裹挟到了一里以外的山沟里。
尔撒站在断崖上,右手抱着老三儿子,左手领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