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短篇〗龙魂血玉_1》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短篇〗龙魂血玉_1 () >> 第 16 部分阅读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169324/

第 16 部分阅读(2/7)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这本书大诗人张祜的传世名作,写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现在杜柯吟来,确 实情境意境都非常贴切。

关盼盼出身书香门第,也是个精通诗文的大才女,现下听他如此情不自禁, 心中愈是欢喜,这舞跳得自然更美了,举止行动只见媚态尽显,回望灯如花,未 语人先羞,深得男女之间欲擒故纵之妙。

眼看着玉人越来越近,快要到身边时又娇笑只转身远走,几次挑拨之下,杜 柯再也无法忍耐,也只披着一件长衫,悄声走下床来。关盼盼陶醉于舞艺之中, 根本未有一丝察觉,一个低回旋转,整个身子便很自然地跌进他怀中。

软玉温香在怀,杜柯哪里还有欣赏舞艺的心思,很自然地伸手一揭,那件上 等苏绸所制的白色梅花蝉翼纱便消无声息地滑落在地上。

「大坏蛋,你又要对人家做什么?」关盼盼只觉身子一凉,又已不着片缕, 露了一身的粉滑柔腻,便忙不迭的羞嗔道。

杜柯却是不急了,纤腰紧揽玉股轻托,将她整个人贴到自己的身上,一低头 便是一个缠绵的湿吻。

第45章淮左名都

阳西下,一人一马出现在官道之上,马背上是一名少年。少年身着海青色的 长袍,随风飘扬,潇洒非常;少年的面孔俊美得像是个不真实的梦,甚至带着几 分妖异诱惑力。

但见他剑眉入鬓,双目星闪,如梦似幻里透着三分英气,皮肤白哲嫩滑,五 官棱角分明,肩宽腰窄,双腿修长,全身上下都充满着无懈可击的魅力。最吸引 人的是他嘴角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微笑,带有一股说不出的慵懒味道,但却不失 英姿焕发的男子气慨,构成整个人迸发的强烈吸引力。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他念的是李太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声音不大,原本诗里自有一 股送别友人是依依不舍却又旷达洒脱的意味,但此时印着他似笑非笑的俊容,更 多的体现出一股邪异的魅力,绝对是足以倾迷万千少女芳心的江湖浪子。

座下马匹无缰无勒。自行自整走,少年手持酒瓶,口中漫吟,一句一口,写 意非常。官道上其它行人少,少年奇相异行,引来众人纷纷注目,他却毫不在意, 仍是一派自得其乐的样子。

少年再饮了一口酒,拍拍马首道:「马儿啊马儿,你要带我到哪里去呢?」

他的声调柔和有力,非常动听。马儿当然听不懂他的问话,却仰首轻嘶一声, 像是作出回应。就在这时,啼声响起,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自少年的身后飞驰 而来。少年无意赶路,自是将马匹策至道旁,让马车先过。

少年转过身眺望时,车宙上的帘幕恰好缓缓掀起,车厢内隐约露出一张宜嗔 宜喜、青春可人的俏脸,大大的眼晴和随风吹起的乌黑秀发、樱色的唇片微微张 开,侧面望去,仍令人有如感到盛夏娇阳般的热力、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恰好 与少年无心的目光碰个正着。

幕帘微微开始放下,马车掠过少年身旁。少年有点失魂落魄般地看着马车, 差点掉下马来。趁着马车幕帘尚未完全放下,美人俏丽惊人的面容又一次展现在 少年眼前,几乎是面对面的接触,少年这回更看个真切:瓜子口面,柳眉星目, 肤如白雪,唇若樱桃,瑶鼻娇俏,微微翘起的桃红小嘴还流露出一种若有若无的 浅笑。终于幕帘彻底放下,马车绝尘远去。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才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道:「马儿,『腰缠十万贯,骑 马下扬州』。如今我身上盘缠可谓羞涩,可扬州在即,『春风十里扬州路』,还 真是寸步芳华啊!看来我们来对地方了,我杜柯这番定是不虚此行啦!」说罢策 马前行,往马车远走的方向紧随而去。

这人自然是不久前辞别了关盼盼和李灵芸的杜柯了,他离开徐州燕子楼,一 路南行,不消几日,便以行至扬州境内。扬州,属淮南道,江南四大经济中心之 一,京杭大运河的目的地,南北交通枢纽,其繁华程度比之东都洛阳有过之而无 不及。

汉初是高祖刘邦亲侄吴王刘濞受封广陵,建立吴国,「即山铸钱」、「煮海 为盐」,盐铁两大「官工业」迅速发展,扬州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发展高峰。及 至唐代,扬州作为万里长江的尾闾、浩瀚大海的门户,其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相 当于今日之上海。江海交汇,城以水兴。

唐初,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已成为全国南北水运交通大动脉,南方 诸郡的贡品、东南八道的物资都必经扬州转运至京都长安。便利的交通,使扬州 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扬州的经济发展出现第 二次高峰,并步入鼎盛时期。是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史称 「扬(州)一益(州)二」。

繁华起来的扬州,愈加光彩夺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便是当时其 富甲天下的写照。临海的扬州还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这种包容性也使扬州成为 国际性的大都市,络绎不绝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学生到这里学取真经和汉文化, 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来扬州经商。各种文化交织融合,共存发展。道教、佛教、伊 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此共存共荣,成为扬州的一大特

状态提示: 第 16 部分阅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