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文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79文学网(79ks.cc)

首页 >> 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 () >> 14.刘曜的举措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9ks.cc/159130/

14.刘曜的举措(2/2)

相当积极地意义。

前赵积极推行儒学,在长安设立太学和小学,聘请著名学者传授儒家文化,当时学生多达一千五百余人,并起用了一些有学识的汉人为官。

刘曜的赵国比起匈奴汉国,显示了更大的汉化倾向。因此,学者们认为:匈奴刘氏所建之前赵政权应是汉胡结合的中国封建政权之一,不能以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予以轻视。

但他始终没有一套完整成型的治国安民的政治措施。这就为后来和石勒对决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刘曜初入关中时对部下的规谏还听得进去,如他在修建自己陵墓时想建一座陵宵台,侍中乔豫、和苞上疏劝阻,刘曜听了大喜说:“二侍中恳恳有古人风烈矣,可谓社稷之臣也”。遂罢其工程。但平定巴、氐叛乱不久,骄傲自满的刘曜就开始对大臣们的进谏听不进去了。陈安之乱未平,刘曜就为其父母建造陵墓,功费至亿,大司徒游子远进言停建,但他没有听从,孝顺是孝顺了,但是,为死人花的钱是要从活人嘴里抠出来的,不知道刘曜是否知道。

在古代,修建陵墓是件大事,历代君王从一登基就开始动工修建自己的坟墓,他们认为,此事关乎自己在阴间的幸福,同时影响着子孙后代是否能够福泽绵长,江山永固。

刘曜,在修陵墓上空耗着自己的有限的民力、财力。致使百姓疲弱,国库空虚,这样的江山又怎么会固呢?


状态提示: 14.刘曜的举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