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四合院(1/2)
刘枫站在那里,此时仿佛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官僚,再一次变成了燕京党校的客座教授。这里也不再是古城改造小组会议室,而是燕京党校的课堂,这种感觉,让刘枫更加的挥洒自如。
他声情并茂的说到:“说到古城保护,我们就要知道胡同文化的历史由來,以及它拥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内涵。关于胡同二字最早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始于元代,那么那时候的胡同又是什么样的规制呢?
元大都南北为经,东西为纬,大街24步,约合3696米;小街宽10步,约合154米;胡同宽6步,约合924米。居民区划分为50坊,胡同街巷413条,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
但胡同的名称大多是人们约定俗成、并历经岁月的沉淀流传下來的。有些是元朝的时候就流传下啦的,也有明清两代的,更有民国时期和现代更名的。”
刘枫的手中沒有任何的资料,一切的数据和文字,仿佛都是印在他的脑海里,大家都被他信手拈來的从容折服了。这位之前要做多少准备工作,才可以做到这样,面对诸多的老燕京人,还敢畅言无忌?
此刻在场的诸人居然也有一种错觉,似乎站在那里演讲的,不再是一个年轻的过份的官员,而是一个饱学的教授,在为大家讲解扫盲,这种感觉很是诡异。
此刻就连三位大佬,都忘记了自身今天的安排,完全沉浸在小刘教授的讲述中。这三位都在以往听过刘枫讲课的,这位此刻容光焕发,畅谈无碍,哪里还有当初想要拒绝的意思!
刘枫的话在会议室里回响:“胡同的來历知道了,那么如今的胡同有几个还能符合历史的规范呢?我想这个在东四、西四文保区、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等地区,也许还可以找到一点蜘丝马迹,在中心区地区,却是绝无仅有了。”
其实农孝廉副总理也好,师尚古和宁霄瀚也罢,包括那些前來报到的干部在内,大家都以为这次见面会会在半小时内完成。顶多一个小时的相互认识,一点誓师姓质的表态,也就完事了。
这种古城改造工作,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事先大量的调研和准备。很多人都准备,这项工作能够在1997年年中,得以顺利展开,就已经算得上是神速了。
可是万万沒想到,第一次见面会,居然就被刘枫开成了这个样子。估计也只有这位小刘教授,才会随时随地进入状态,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教师而不是官员!
农副总理的秘书,附在他的耳边,想要提醒什么,农孝廉摆摆手:“刘枫同志,请你继续说下去,你说得对,每一次会议必须取得成效,这才是做事做实事的干部,这样才是做实事的态度!”
有了这位的表态,纵然是师尚古和宁霄瀚有天大的事情,也不方便离开了。别看师尚古同样是政治局委员,党内地位并不弱于农孝廉副总理,但是越是他这样的高级干部,越是注重形象。
师尚古是不会给下属留下自己不尊重上级的印象的,想要获得尊重,前提是你先尊重他人。宁霄瀚也绝了想要回去的想法,干脆静下心來,看看小刘教授到底为古城改造项目,筹备了多久!
刘枫此前准备的那些,终于派上了用场:“和胡同文化幸存相比,中心区地区四合院的初始踪迹已经很难寻觅了。按照一些古籍记载,燕京四合院的组成部分有大门、影壁、屏门、垂花门、廊、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厅房、后罩房、群房、园林、围墙及更道。
正规的燕京四合院一般都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的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大门辟于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二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
随着刘枫的讲解,大家仿佛面前展现出那些堪称古建筑文化瑰宝的四合院,那都是历尽沧桑的东西。历经战乱和动乱的洗礼,留存到今天,绝对是一个奇迹。
只是可惜,岁月的更替还是给这些古建筑带來了太大的伤害,很多四合院已经是徒有其名了。尤其是中心地区的四合院,更是被拥挤的不成样子,早就找不出一丝亲近自然的痕迹!
刘枫此刻仿佛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为在座的诸位讲解古老燕京城的传说。是的,此刻的四合院更多的成为一种传说,也许在不久的将來,四合院这个名词,也仅仅是辞书上的名词解释罢了!
刘枫的讲解生动流畅,让人仿佛置身于期间:“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可植树栽花,饲养鱼鸟,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正像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一样。一家人住在里面,和和美美,共享天伦,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现在燕京城这样的四合院还有么?答案是肯定的,有,不过已经不再是老百姓居住的场所,有的已经变成景点,这也就是之前燕京市市委市政斧做的保护工作。”
师尚古叹口气,接话道:“正是因为四合院即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才应该进行保护,而不是擅自拆迁!”
刘枫微微一笑:“师书记,难道你就想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