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升班(2/3)
万好了。“贵哥,你倒腾啥呢,翻上翻下的。”
“啊,我数数咱家有多少钱。”
陆家家规是男的挣的钱全交公中的,媳妇的成亲前三年得全交,之后交一半,不过乡下地点的媳妇没什么挣的,这条家规说是对全家也就对李氏。不过,大嫂二嫂在家还得做农活,又没得钱的,陆三贵和李氏也没什么意见。
“咱家也有十六两七钱呢,我再添三钱进去,凑个整。”
“你又得赏钱了?”
“那是。”
陆仁看着爹娘一个高兴一个骄傲,也跟着乐呵。
倒了第二天,李氏就叫陆梅和陆秀和她学针法,捡了几块布头,“这是些边角料,府内绣娘都能分点,你们要是学得好,以后也能做绣娘。婶娘就先教你们......”
看到李氏这么主动,胡氏、王氏对公爹那是佩服的不得了,以前李氏可没教过两侄女。
一大早,就去割猪草去了,特别有劲。
陆家阿奶也开始她每天的煮饭煮猪食的工作。
陆老汉和三个儿子带碰上四个孙子一起去隔壁村去了。
是的,下溪村没有学堂的,这是个天南地北的人一起迁来的村子,以前没有人烟的,他们也没去东头的胡家村,那个村子都是胡家人在学,外姓小子去了被欺负,就是表亲也不行,何况还有陆山、陆海和陆仁。
他们去的是西头的下河村,下溪村的人虽然常常说自己村那条溪是条河,但看下溪村的名字就知道那是河还是溪了。
过桥的时候,看着那河水,陆山、陆海也不垂头丧气了,盯着河水两眼放光,两人互相使眼色。
到了学堂,那里也就一个夫子,是个老秀才。
看到这陆家一下子送来四个学子,老秀才很是高兴,这时候也少有人家送孩子来读书,一下子四个人,今年有个肥年喽。
也就问了年岁,再问下会数数吗?知道写名字吗?
随便问上几个问题,连字都不用写,全给收了。因着都是十岁以下的小童,就放到了乙班,他这还有个甲班,放着些十岁以上的孩子。
陆大有将六礼束修奉上,陆老汉交了每人二两银子束休。
老夫子给了陆家兄弟三本书,一本百家姓,一本千字文,一本三字经。
又问陆老汉说:“带了笔墨纸砚没?”
“带了,带了。”
陆老汉叫陆二富给孩子们拿出来放到他们桌上,这四套东西,都得要一两银子。
老秀才叫陆老汉一行回家去,别打扰孩子们学习。
然后就在上面叫众人翻开百家姓,就在上面摇头晃脑的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陆仁目瞪口呆,这样读,不带着小孩读一次吗?
还好他读了一段后,就叫了个之前就在这里读了一年的小童,带着众人一字一句的读一次。这个读完后,又叫另一个站起来,带着众人读。轮到一个大概也是新来的,吞吞吐吐的读不出来,老秀才就叫他到屋后站着。
有八个小童读得顺溜,有三个被罚站,之后看到没有老生了,老秀才对着陆家四兄弟说,“明日,你们也得这般。”
陆山、陆海书都吓掉了,刚刚读的是啥?
陆华是一脸苦恼。
陆仁还好,又不是背,对着读,不过对这些蒙童来说这样教真不容易学会。
之后,老秀才又带着读了一轮,就开始教怎么执笔写字。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各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大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比拇指低一点。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看好了。”
老秀才照顾陆家四兄弟,站在他们身前演示,还给陆山、陆海、陆华调节了一下手指,到陆仁的时候,看到他做的最象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家弟弟做得就不错,看着点。”
“这个赵字,你这么写......”
“这个钱字,你这么写......”
“这个孙字,你这么写......”
老秀才叫陆家四兄弟加那三个罚站的一起看他写字,然后一个一个捉着手写了三次,“这八个字,回家一人写三十个。”
“是。”
老秀才又对着那些背得好的说,“你们写三字经的那些,写十个字。”
“是。”
老秀才看了看天色,嗯,“休息下吧。”
“是。”
这个是字所有蒙童说得最是响亮。
陆仁和哥哥们一块去了茅房,回来的时候,陆山、陆海就和新同学打闹去了。
陆仁却想着再看看书,他虽然记住了这几句百家姓,但是繁体字还是有点不怎么认得,他得再认认。
陆华看看哥哥那边,又看看弟弟那边,虽然也想去玩,可是娘叮嘱自己要好好读书,那总得好好学几天吧。
嗯,等学会了再玩。
陆仁发现老秀才是所有人进度一起教的,只是对新来的作业与要背的不一样,之后他就看着老秀才拿着千字文教前面那些学得好的,陆仁竖着耳朵听,一个一个的对应看着。争取将所有字都认下来。
在学堂里一日是两节课,学到响午就放学回家了,下午是老秀才教甲班大一点的孩子读诗书。
而且,只要能将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全部背诵默写出来,就可以升甲班了,在陆家四兄弟来学堂十来天的时候就有一个蒙童升到了甲班。
陆仁花了半个月时间就全部背诵好了,只是有时写字总是写成简笔的,改这个毛病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