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丽城(1/2)
从理城到丽城,交通工具依然选择绿皮火车。
这段路是蛮有看头的,特别是经过洱海的时候,也被称为最美线路。
美景看多了,总是觉得雷同。
火车是四人对坐的,听着聊天,知道对面的是两个同事,他们是来到昆城出差的,出差完之后便先去了理城,最后一站也是去丽城。
路上吃着喜洲粑粑,还热情地招待胡鸢跟张鹿,两人婉拒。
火车很慢,几个小时才到丽城。
这回他们先找了客栈,丽城相对来说会更商业化一点,找了古镇南面的一个名叫四合的客栈。
客栈的小天井望出去,虽然只能看到一方小小的天空,但是却能看到一缕阳光照在客房的原木窗棂上。
雕檐画廊的房屋结构,品味到丽城独特的风土人情。
店主是蜀地人,十分亲切随和。
门前的小桥流水,柳树的枝丫随风摆动,凹凸不平的石板小路。
这种风格的客栈,让人感觉很舒服,仿佛可以畅快的享受着温暖,整个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放下行李,两人手牵手穿行在四方街密如蜘蛛网的小巷。各种花花绿绿的手工艺品。
有各式各样的皮包,有耗牛骨制成的数字。
还有刻着诡异色彩的东巴文字的吊坠,五彩缤纷的玉石。让胡鸢最感兴趣的是木雕,那个极具纳西族色彩的木雕画。
木雕店门口,此时的木匠正挥舞着小小的锉刀,正在做一个木勺,片刻过后,便开始涂上各种眼里的色彩。一样工艺品便诞生了。
这个木制品上面雕刻着一副猎归图,一位纳西武士骑着白马,肩上扛着一只火红的狐狸。
仿佛在奔驰。刻画的栩栩如生,好像武士的长发都随着白马的奔跑在飘逸。脸上的五官也清晰可见。粗狂的气息。
胡鸢一看就喜欢上了,直接掏钱买下。
这是属于勤劳,有匠心的纳西族人创作的,也能感受到奇妙灿烂的东巴文化。
买完东西,胡鸢跟张鹿继续走着。他们一样一样的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工艺品。
张鹿是放开了买买买。她喜欢这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玩意儿。
这些元素,都可以融合在未来的设计当中。
而且工艺品的话,也可以选在合适的位置摆放。
她甚至会问木雕的店家,能不能发货到外省,然后留下联系方式。
用照片拍摄下来,记录着适合家居摆放的装饰品的尺寸。
出来一趟,就是这个目的。
设计,未来的客户,很可能是喜欢各种各样的民族历史,有的会融合在家中,所以设计,一直要不断的出走,不断的前行。
这些也是人文,也是职业当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都是谈资。
“我曾听人说,如果在这地方迷路了,顺着溪流,逆向而行,就一定能找到想去的地方。”
在溪流交错的古镇的大街小巷,发源于香山的玉泉河水,流入丽城,便分成无数支流。
有点象叶脉,经络一般,分布在这片土地上。
就想血液一样,时时刻刻滋润着这座古城。
特色就是离不开水,有300多座古桥。
水里还有青翠欲滴的水草,一群又一群鱼儿欢快地在水里逆流而上。
他们到小吃摊前停了下来。
点了耗牛肉,烤肉等丽城的风味小吃。
胡鸢:“老板,再来两杯啤酒。现在也不用工作,一会也不开车,我们可以喝一点。”
张鹿笑了,点点头。
这时,远处飘来一阵时断时续,飘渺不定的乐声。
张鹿:“这是什么音乐?我还没听过。”
摊主:“这是纳西古乐,丽城独有的,你们一会可以去听听。”
一边吃着,一边听着飘渺的纳西古乐。感觉整个人都迷失在了这里。
吃完后,随着音乐的声音,两人寻找到声音来月。
看着舞台上一个个穿着纳西民族服装,留着长胡须的老艺人。
他们正在用古老的乐器熟练地演奏纳西古乐。
曲声悠悠,似行云流水,浸润到了人的心里。
这一刻,心是宁静的,仿佛没有了红尘杂念,只剩下古乐的声音。
一曲苍凉的《淘沙》演奏完毕,还让人流连。
“春水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存水向东流。”
纳西的女青年,在低沉的乐曲中,用淳朴的音色,唱着这歌词。
配合着古城,仿佛让人的思绪可以穿越千年的时空,眼前似乎出现了南唐后主,因为宋兵攻破城池后,被幽禁在开封的小楼中。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对着那一片大地,故国之思,亡国之恨,都涌上心头。
才能写下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
在历史与乐声中,思绪和感慨撞击的一瞬间,艺术,便成为了永恒。
让人容易沦陷,沦陷得亦幻亦真。
听着小桥流水,看着红鱼摇曳。
张鹿放心地牵着胡鸢的手,因为这边不用顾忌会碰到熟悉的人。
这里是包容的,两人一起感受着这别有一番风味的古城。
胡鸢:“我知道你也喜欢上了这里。”
张鹿:“我已经向她投降。”
他为她挑选了最艳丽的长裙,让她像个丽城女子一样,衣决飘飘,融入在古城当中。
漫步在这座有着八百年历史的四方古街。他看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