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 暗藏危机(1/2)
两个对阵的小将正是小吕蒙和小魏延,去年讨伐袁绍的时候,文远一直让他们在军队底层经受磨砺,并沒有让他们一上來就担任高级军职,一年下來,二人已经对文远军中的状况相当熟悉,半年前,文远将二人调入自己身边,每日教习武艺,韬略,二人果然不愧是聪敏机智之人,不过半年下來,二人各方面都大有长进,武艺出众不说,统率一屯兵马已经不是问題。
文远麾下文武皆感叹主公识人之明。
为了让文远未來麾下的两员大将尽快成长,文远特意从军户之中选拔出一些十四到十八岁的少年,组成两屯士兵交给他们训练,让他们在对战中尽快熟悉战场遇到状况时的临机应变能力。
这些少年都是经过从各处精挑细选的好苗子,头脑灵活、身手敏锐,其中还有一个王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庐江收罗过來的有名之辈,陈武,178年生,今年十六岁,他虽然比十五岁的魏延、吕蒙年龄大些,不过因为來的较晚,也只能在乖乖跟在魏延吕蒙后边做小弟。
而这些少年兵平时都是由文远教习武艺、军阵,韬略、兵法则有郭嘉传艺。
自文远为守墓之后不久,郭嘉就跟着來到这里,说是州郡里的事务由沮授打理的井井有条,他难得清闲便來到这大陆泽畔与文远为伴,顺便休养一下身体,毕竟他身体一直不好,一年多的辛苦征战过去,确实需要休息。
文远也知道郭嘉长于兵家韬略,治政方面确实不是他的强项,眼下治下周边无战事,能用的到他的地方不多,不过文远知道郭嘉真正的目的,便是借着给自己作伴的间隙,给自己鼓劲打气,使自己早日重新振奋。
文远因为宁儿之死,确实因此消沉了好一阵,日日借酒消愁,思念亡妻,郭嘉性格活泼远排解愁绪,渐渐的文远开始振作起來,让人将这些少年兵调到身边亲自训练聊以解闷。
此外文臣方面,王力也找到一个淮阴步骘,只是他如今年方十七,现在尚在在巨鹿崇文苑里拜郑玄为师学习经义。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丞相,也是一个有才之人,文远能得到这样一个文臣,也算是聊以慰藉。
邺城大封之日,文远就已经意识到手下文武官将的匮乏,惋惜平定袁绍时为何杀了那么多袁绍手下的文武将军,武将的状况还好一些,文远现在严重缺乏能治理郡县的文臣,若非有郑玄的一帮弟子顶着,文远此刻只怕连治下县令县长的人手都凑不齐。
这其中并非是沒有原因的,文远令王力搜罗在野文官武将转眼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当初文远给了王力一个非常明确的搜罗名单,让他按图索骥去寻找散落在天下的在野人才,可是现在两年时间过去了,王力随着甄家商会的已经踏遍了大汉的山山水水,可是收效甚微,费劲辛苦之找來此寥寥数人,根本不像文远前世看过的一些yy小说那般,登高一呼,名臣武将云集,或者随随便便走到哪儿,就能碰上一堆。
要知道在汉末这个信息通讯传播眼中滞后的时代,要在芸芸众生中寻找几十个有才学的人,除非此时很出名才行,否则的话,无异大海捞针,而且若是出名之人,必定早已经被周边的牧守诸侯觊觎,人家凭什么相信一个素不相识之人的话,跟着你千里迢迢的到冀州去。
而且文远创建崇文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后刊印书籍,惠及士林,按理说现在天下文人皆应该感激文远恩德,可是文远却只收的了如此可怜的一个文官,说出來确实令文远心灰意冷。
不过文远渐渐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并从其中找到了一些原因,文远发现來的这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少幼孤苦、出身寒门。
想想也是,在汉末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读书习文还几乎是世家豪族的专利,寒门子弟几乎很少有人能读得起书的,诸葛亮出身大族,年少时尚且耕读于南阳,更何况那些出身贫苦百姓家的子弟。
武夫倒也罢了,只受天生体格影响,家境贫寒长大后能混得出身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寒门子弟钻研经义又能获得成功的文官就少之又少了,遍数三国之中,有的也只是寥寥数人。
寒门弟子第一个就是boss无疑就是颍川郭嘉郭奉孝,他出身寒门,自幼胸怀大志,“少有远量”,自20岁起便暗中交结有识之士,不与世俗之士交往,如今跟在文远麾下,几次经历生死,对文远可说是忠心无比。
第二人便是姑臧贾诩贾文和,三国时期被称为毒士,善用计谋,被称为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他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良、平)之奇,”文远当初和他在洛阳有过一次交锋,差点陷于绝地,计策之毒当真是令人心悸。
其后还有徐庶、步骘、管宁、邴原、王修、谯周、费祎、阚泽等人,皆是出身贫寒、家世困苦之人,仔细算下來,文远依稀能记的过來的十个寒门名士,如今在文远麾下的竟然有郭嘉、王修、步骘三人,至于其他几个要么离的较远、要么就是还沒出生或者年幼,真正算下來,连文远都已经压投到自己麾下的寒门子弟竟然有如此高的比例。
这是什么原因,文远曾经考虑过,也和郭嘉聊过这件事情,郭嘉出身寒门,对此事深有感触,而且他说出的一番话令文远占领冀州后刚刚觉着有些轻松的文远顿时压力骤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