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伟大的计划(1/2)
“你是说这样可以给许多人提供立业的机会,也可以方便百姓们寄信还有运送货物,也能为朕充盈国库,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弘治皇帝道,“那这该如何去开展呢?”
“那陛下,我斗胆问您一句。有人会拒绝吃皇粮吗?”李午孙道。
“自然是不会啊!”弘治皇帝直接道。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把驿站的作用扩大开来。而且现在四海升平,陛下不觉得应该改革一下嘛?”李午孙觉得建一个全国性的连锁的皇家物流是很方便的,是一种多方互利惠的大好事啊。
“那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弘治皇帝很好奇,李午孙这脑子还有多少新奇的东西。
“这首先自然是要把驿站的功能扩大化。驿站不仅仅只限于官府之间的书信往来。当然,官府、皇家、百姓这是要分开的。所谓官邮就是原先驿站的功能,负责朝廷以及官员的书信往来。这皇邮就是代表的皇族,皇族之间的所有往来的货物都由皇邮来管,这样无论是地方亲王还是宫廷货物都可以查到,每一笔货物都由运送记录记录在册。当然这百姓们的就叫民邮,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书信往来,一部分是商贾的货物运输。”李午孙道。
“你继续说来听听。”弘治皇帝对李午孙讲的话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茶水凉了都没喝一口。
“陛下,您想啊。老百姓仰赖朝廷,仰赖陛下。陛下把这些镖局还有逛走四方的信客兼并了,让他们为陛下办事。这样一来,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吃皇粮的官府人员,大多数人都会趋之若鹜。因为陛下把这些人统一管理,分配到各地,这样每封信,每样货物到了一个地方,另一个地方的负责运输的人就可以迅速安排,这样也会节省时间,而且更有效率。”李午孙觉得有些口渴,喝了一口水。
“再者说了,同意归朝廷调度。这样每一封信,每一次货物的运输,陛下都可以从中收取一点点的薄利。这一点点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钱,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自然而然,久而久之这积累起来的银子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而且,所有的运输都收归朝廷,就会空出一批急需要补上的管理人员,跟运送人员。所以,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一些人能够赚钱养家,也显示了陛下的皇恩浩荡。更难的的是,陛下把这些富贾商人联合起来,让他们跟驿站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可以知道他们一年坐了多少买卖,挣了多少银子。那这税收,自然是逃不了了,毕竟白纸黑字记得清楚。这时候,陛下可以用入驿站运输大批量的商人运输上价格优惠,以显示陛下对商人也是雨露均沾啊。陛下,您以为如何啊?”李午孙觉得这肯定让弘治皇帝心动了。
“好啊,确实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弘治皇帝,轻喘了一口气,“不过此事,还得明日拿到朝堂上去议论议论!”
“啊,啊?”李午孙有些大跌眼镜,这等事情还得再拿到朝堂上去,真是……
弘治皇帝虽然觉得李午孙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明朝的物流也已经有了发展的雏形,洪武大帝设置的驿晕所是明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明代陆路运输,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递运所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
但是这驿运所也只是针对官家,但是弘治皇帝考虑到此事若是真的按照李午孙所言去建设确实很好,但是百姓寄信的需求量有多大,商贾的运输货物一年的量这都是未知数。而且如果这样一改革,就会破坏原先的规制。这再小的官儿也是一杯羹,若是进行改革必然会牵连许多人的利益,所以这想法好归好,可是不是自己一句圣旨就能办好的事情。
“父皇,这不是大好事嘛!您还犹豫什么啊?”朱厚照一脸不解,这大好事咋还犹豫,放手就干呗!
“你知道什么,此时牵连甚多,而且洪武帝曾设立驿运站,若是大改岂不是把祖宗立下的规制也给改了?”弘治皇帝瞅了一眼朱厚照。
“陛下,您觉得不能操之过急。不如搞一个试点,找一个经济发达,来往货物较多的地方,只在那个地方开展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如果好,再开展,如果不好就取消!”李午孙想起了试点这个点子。
“这个好啊,我觉得午孙的想法不错!”朱厚照率先发声。
“可是朕觉得每个地方的发展都不一样,此事还是等明日早朝众大臣一致讨论再做决定。你们两个明日去上早朝,看看众大臣的意见是怎样的。”弘治皇帝道,“朕乏了,回宫歇息。”
“恭送父皇!”
“恭送陛下!”
待弘治皇帝走远之后,朱厚照开始发牢骚了。
“明明很好的点子,父皇非得犹豫,真是搞不懂啊!午孙,你说是不是啊?”朱厚照想在李午孙这里找到一些认同。
“我觉得陛下的顾虑很正确啊,法子是好法子,就是牵连的东西太多,不是一句圣旨就能解决的事情!”李午孙道。
“午孙,你怎么向着父皇啊!咱俩才是穿一条裤子的好不好!”朱厚照瞬间蔫了。
“而且,咱们也不知道老百姓会寄出多少封信,商人们会运送多少货物。所以,一切未知的情况下,陛下是不回去冒险,为了一个看似美好的想法!”李午孙教导朱厚照道。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