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醉里挑灯看剑(2/3)
复中原,将被金人夺取的土地给抢回来。而北宋的话,则是主张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没有这道防线北宋在游牧民族面前,等于门户洞开。
为此,宋太宗都御驾亲征过,只可惜,最后玩崩了,高粱河一战惨败而归,彻底将赵二吓破了胆,再也不敢轻易北伐。
但是,朝中包括民间的一些有识之士,莫不想将这块故土给收回来,只不过主战的声音一直被主和的声音压制而已。
所以,这首词中所提到的收复故土的概念,在这里也是行的通的,并不突兀。
而且这首词也确实写得好,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
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
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细的品味完整首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因为用什么样的“说明”也难以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可即使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这样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可才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化为了梦境,“梦”了些什么呢?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了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
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
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
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
可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更是如此。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这个被主和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这反差中,如果是在辛弃疾的年代,则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而在李小鱼此时的话,也一样,会想到朝廷的软弱无能,只是一味的主和,所有有志于收复故土的将士其雄心壮志都被慢慢磨灭了,包括像李元昊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主和派还是和和和,只想着花钱买平安,就是不敢打仗,令所有人产生一种怒其不争之感。
同时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因为《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