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播种(1/2)
第章
“但这个为要如何为很有学问,若无自保能力勉强而上,不仅窃贼抓不住,反而叫自身难保,这便不能称做勇。并且还因为自身有所损伤让爹娘难过,这又是不孝”
拴子凝神静听,田小满表面上是镇静如初,谆谆教导,心里却翻江倒海般幸亏自己读书的时候对这古文很是重视,难的句子早就忘到爪洼国了,只有这些常用的想一想还能拿得出来。如今拴子已经进了学堂,老拿那些大白话来教育他,他势必这个耳朵进去又从那边出来,当成耳旁风也。倒是古代圣人所语能叫他记在心上,这也算是因类施教罢。
对着田小满殷殷的目光,拴子了头道“当时情况紧急,拴子也没想那么多。以后拴子定会勉力做到勇和孝兼顾的,叫娘亲放心。”
田小满摸摸拴子的发顶,这才满意地离去。
接下来是播种的时候,田小满在田间一出现,却引来了村民的围观。她早些时候跟卢延民说过,这地里要将小麦与大豆套种大蒜与玉米套种,还要种稻子。这都是他们未曾听说过的。如今田小满在村里声望颇高,大家都感觉出她有一番能耐,但到底如何操作便想像不出。
因此见她赶着牛车,拉着耧车往地头来的时候,竟然大家都蜂拥而上,跟着来到地头,想看个究竟。
要说农作物的套种,那也是经过不知多少代农人的积累才摸索出来。到了现代,又加以各种因素的分析,总结了一套办法出来。比如说叶型要一尖一圆搭配,小麦和大豆就属于此类,它们套种在一起,叶子错落有致,风和阳光能通透进来,关键是大豆能防止小麦的锈病,小麦能防止大豆发生褐斑病,古代又没有农药这个利器,靠农作物散发的味道或物质相互抵制对方发病,这一无疑非常重要,这也是田小满考虑的首要因素。
而玉米和玉米和大蒜间套在一起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大蒜产生的大蒜素,以及散发出的刺激性气体能够抑制蚜虫和玉米螟的发病率。
当然它们不是简单地套种在一起。像小麦和大豆的方式为“二一式”,两行小麦一行大豆。小麦之间的行距和大豆又不相同。而玉米和大蒜套种一起,属于一年两熟,种植要求又不一样
这个看似有些难,但田小满对于各种行距和深播浅播的要求比较熟悉,所以是会者不难。在上头这些作物里头,小麦发芽需要的温度低,零上三度和五度之间就能发芽,玉米和大豆要十度左右,水稻和棉花得十二度才会发芽。所以她先播的便是小麦。
刘大成与田小满一道来播种,借了马婆子家的耧车。因第一使这个物件,马长山照例相跟着来帮忙。
刘大成眉目冷俊,不喜欢跟邻人搭话。阿黄在前车拉着车子,他在后头按马长山的指扶着耧子。前几难免生疏,好在阿黄通人性,该停就停,往前行也走得慢,这样一行播种下来倒也不多费事儿。
围观的知道田小满在种田上主意大,一般有能耐的人多不耐烦人问,便都往马长山这边问来“刚才这播下去的是什么前头那一行呢”
田小满对马婆子一家是坦荡大方,可马长山不知要不要对乡人们说,只能偷望田小满。田小满倒是笑道“我这是在种小麦,小麦要播两行,才能种一行大豆。”
围观者得了这个信息之后有的记到了心里,有的犹自犹豫问旁人“这样种地可行,那大豆枝枝丫丫的,会扰到麦子吧”
“就是哩。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种麦子的,这要是种不好的话,今年就白干了”
“听说她家院子里种的玉米和乌豆收了两次呢,就是这样间着种的。”
“能收两次哇这个倒是厉害。”
这样说那样说的人都有。田小满听到耳朵里也不理会,见刘大成用熟练了耧车,便从他手里接过来自己亲自操作起来。
田小满前头多次来看地,早就把地分成了三块,一块种小麦和大豆,另一块种玉米和大蒜,低洼处种稻子。依着计划种植,一行行推进下来,倒也不慢。
范进粮也在围观的人群中,他的脸色并不好看。李有余后头赶过来,要拉着他去跟前看。他面露不耐,“我可不去,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这地啊一耽搁就是一年。”
李有余便犹豫起来,“我婆娘说咱村人都信田小满”
范进粮打断了他的话,“咱村上祖祖辈辈都这样种地,不也能种好粮食吗她连个耧车都扶不好,会种田就是个笑话”
李有余刚才是远远看过刘大成和田小满播种,一听范进粮这么说,倒也想起来了,这两口子看起来果真是不怎么会用耧车呢,若不是马长山在旁边跟着教,能在地里播出个斜斜子的线。
田小满可不管旁人怎么说,她这田是种得不亦乐乎。卢家的三十亩地播完了,下面就是刘大成名下的两亩地。这地可是自家的,规划可以做得长远些,她的选择是小麦菠菜棉花乌豆。具体是先种小麦,中间预留空行,到了十月中下旬种青菜。第二年春天陆续收获上市,收获之后种棉花。小麦夏天收获之后种乌豆,六十天乌豆可收获。为了种棉花,她选了个大晴天提前就把种子铺在架起来木板上晒了。这个晒种子是她从农民那里学来的,像棉种晒了之后,热能贮存在种子内,能增加内胚的活力,发芽率得以提高。
田小满的实践技能虽弱。可她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农业机械化不如现在普及,她见过一些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