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善(1/2)
新上任的知府常大人(原古浪县县令),想带着幕僚们深入田间地头,希望能保住一些收成,被人硬生生的拦住,看着那满地冰雹,零落成泥。最后只化成一缕凄凉的叹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本有多么万丈豪情,现在就有多么失落绝望;原本有多么的壮志凌云,现在就有多么悲观伤心。
刘家的农庄里刘大牛撑着伞,李小红扶着李妈妈站在伞下,三人中只有刘大牛淋湿了,没有人关注到这一点,他们都抬头望着天,满目苍凉。
那噼里啪啦的冰雹,不仅打在了田里,也打在他们的心上。
刘家的大棚刚建好,原本是为了冬季做准备。现在却意外的挡住了这场灭顶之灾。
面色凝重的李小红,踌躇再三,下定决心,道:“我要去见知府夫人。”
李妈妈用力捏着她的手,疼惜的看着女儿说:“万一小农庄的事出来怎么办?”
李妈妈太了解李小红,这个谨慎小心的女儿在遇到这种天灾**时,一定会不惜一切的去帮助别人,怕只怕会给她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李小红毫不犹豫的接口,道:“没有小农庄,我们也一样可以生活下去。”
她急匆匆地乘车走了,刘大牛在后面向李妈妈保证:“娘,您放心,小农庄若是你给小红留下的,只当她的嫁妆。我绝对不会眼红的。”说完追李小红而去。
天还没有下雨的时候,府城外的饥民就已经开始隐隐的慌乱,一个个麻木的脸庞,沧桑的看着天空。
许多人还不知道这样的阴天,这样的云层意味着什么,而知道的人已经开始哭泣。
城门已经戒严了,禁止出入。当冰雹真的下来时,人群中的哭声喊声混乱成一片。冰雹打伤了很多人。
城门开了,奔出一队队衙役和守城兵马司,维持秩序。
李小红到了城外时见到就这样混乱的景象,她不确定自己能够成功穿过混乱的人群,万一被踩踏了,那可真不值得。
给她赶车的,是马帮中的一位兄弟,也是刘三牛的小兄弟,大家还记得嫂子茶馆儿中,李小红第一次请大家吃肉,惊喜地喊出声的小男孩。
他因为年龄不够,所以这次没有去服兵役,主动跑来,给李小红--他心目中的嫂子打杂帮忙。
李小红喊他:“七仔,去看看,有没有办法让我和城里的人取得联系?”
七仔站在车上,登高远眺,突然他眼前一亮,顺着山坡跑了下去,李小红见他跟一个衙役接的头,两人说了几句话,七仔回头指了指这边。那衙役迅速组织了一队人,向着李小红蜿蜒而来。
被护送而行的李小红,坐在车上,行进在饥民中间,她看着周围,有年幼的孩子被冰雹打破了头,在哭泣;有把孩子紧紧搂在怀中,躲避混乱的人群伤害的父母;有趁机想抢劫别人的贼汉;也有躺在那里,一脸麻木,只想等死的老人。
被仆妇引领着来到了曾经的县令夫人,现在的知府夫人,常太太的面前,李小红愣了愣,十几天前,常太太还是满面红光、精神焕发、春风得意。现在却是面色苍白,有气无力。明显不太想应付李小红。
自从常家到了府城,常大人就没有回过后院,常太太也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大人曾对她说:“满城刁民。”
常大人日日忙于救火,不是这里有暴动,就是那里有打砸抢。不敢把人往大狱里丢,现在大狱里是最安全,最有生命保障的地方。衙役都不够用了。
李小红顾不上寒暄,象征性的行了一礼,道:“我有粮食!”
常太太没有反应过来,看着李向红,难道自己出现幻听哦,因为太渴望有粮食,所以听到居然有人对自己说,有粮食这句话。
她突然反应了过来,猛的往前一扑,紧紧的拽着李小红的衣袖说:“你有粮食,能解救全城人的粮食吗?”
李小红看着她说:“没有那么多,但是应该能维持到京城的救济粮到来。”
李小红没有理会,常夫人的前倨后恭。
她冷静地说:“官府开一家粮店,我只提供粮食,官府负责每日限购,维持秩序,只要维持着最低的生活水平即可,我不求名,只要地。”
就因为她的冷静,她的要求,反而使这话更可信。
常太太两眼放光,望着她如同恶狼看到了小鲜肉。“你放心,哪怕只能维持几天,这城里几万人的所需,官府在册的所有荒山野地,你想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良田也尽可能地满足你的要求。”
常夫人自动把城外的几千人,从府城的良民记名册上去掉了。
李小红听出来了,她的眼前闪过刚刚那一双双麻木的、悲伤的、渴望的眼神。这可是人命啊,对于她来说,与城里几万人同样的人命!
她委婉地劝常太太:“城外几千人,若是一旦暴动,后果不堪设想,为常大人业绩考虑。您还是要多劝劝常大人,把这些人妥善安置。”
李小红紧急召回刘大妈,捎的信里就已经说明了这边的紧急情况,以及自己的处置措施。此事万分紧急、重大,没了刘大妈,她自己做不来!
第二天刘大妈就站在刘小红面前,李小红担忧地问:“账房学堂可安排好了?”
刘大妈微笑着谦恭地道:“夫人,请放心,你只要负责专业性的教学就好,这些庶务原本就是由我们这些不争气的人打理的,可管理庶务的人有很多,我已经选择了一个,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