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燕王离京(1/4)
皇宫武英殿内。叶^子悠~悠{吞噬}
朱棣身着暗黄色王服,看着坐在龙案后面无表情的朱元璋,定定看了许久,朱棣虎目眨了几下,忽然涌出泪来。
推金山,倒玉柱,朱棣重重拜在朱元璋身前,语声哽咽道:“父皇,儿臣明日离京,赴北平抗击鞑子,今日特来向父皇辞行。”
朱元璋身躯佝偻的坐在椅子上,双目略显呆滞的抬了抬,苍老的面孔上,皱纹如橘皮般枯槁层叠,他面色复杂的叹了口气,无神的眼中一抹精光一闪而逝,随即又变得万般无奈。
对这个他曾经最钟爱的儿子,如今可谓又爱又恨。
二十多个皇子中,唯以四皇子朱棣果敢坚毅,有勇有谋,朱元璋曾无数次对外人夸赞,说诸皇子中,唯燕王棣与朕酷似,朱棣是个合格的儿子,父亲膝前,他孝顺温和,关怀倍至,朱棣也是个合格的勇将,数征北元,几度领军深入草原大漠,打得北元鞑子闻风丧胆。
很可惜,朱棣不是个合格的皇叔,更不是个合格的臣子。
朱元璋感到很悲哀,这个皇子完全继承了他的一切,他的勇敢,他的狠厉,他的暴戾,这些都是朱元璋深感欣慰,并引以为荣的,可是朱元璋却没想到,连他的勃勃野心都被这个皇子继承过去了。
位极藩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样的地位难道还填不满你的**吗?你何必一定要做皇帝?
朱棣深深拜伏在地,离龙案后的朱元璋数步之遥,然而这区区的几步,却仿佛一道比天涯更远的鸿沟,将这对父子远远分开,这道隔阂既深且厚,不死不休。
大殿内,朱元璋伸出抖索的手,虚扶了一下,嗓音沙哑道:“棣儿,平身。”
朱棣闻言站起身,抬目看着朱元璋愈见老迈的沧桑面孔,不知是真情流露还是假戏真作,朱棣眼中又涌出泪来,哽咽道:“忠孝不能两全,父皇年迈,儿臣为国远征,不能在父皇面前尽人子孝道,儿臣有罪!”
朱元璋老脸露出几分温情,又很快消逝不见。
“棣儿,此去北平,朕已下旨命河南,山东,山西三地驻军,数十个千户所,共计八万余官兵皆交由你节制,击溃乞儿吉斯部,解北平兵危之后,你便将这八万官兵的指挥权交由武定侯郭英,你仍于北平就藩。”
“儿臣遵旨。”
朱元璋接着道:“你所处北平离北元甚近,如今北元虽已日薄西山,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鞑子各部落厉兵秣马,对我大明虎视耽耽,若不尽除,必成我大明百年大患!你可在北平操练兵马,择机北伐,……北元未灭,始终是朕的一块心病啊!”
“儿臣定当领军北伐,将北元朝廷一扫而光,为父皇扬我大明神威,请父皇放心!”朱棣激昂豪迈道。
朱元璋眼中露出欣慰之色,有子若此,足慰平生,如果他没有藏着勃勃的野心,简直就是个完美无缺的儿子了。可惜啊……
“朕一直是放心你的,一直都是……”朱元璋心头五味杂陈,喃喃自语道。
“儿臣明日启行,临别之际,父皇可还有什么嘱托么?”朱棣望着脸色阴晴不定的朱元璋,小心翼翼道。
朱元璋定定的看着朱棣,沉默良久,缓缓道:“朕只有四个字送你。”
朱棣急忙跪拜下来,恭声道:“父皇请示下。”
朱元璋盯着他,眼中露出消逝许久的灼灼精光,仿佛一柄藏鞘日久的宝刀,露出它那依旧锐利的刀锋。
“好自为之!”朱元璋盯着朱棣,一字一句的从齿缝中迸出四个字。
朱棣心神俱震,急忙一个头狠狠磕在地上,颤声道:“儿臣牢记,绝不敢违父皇教诲!”
朱元璋长长叹了口气,神色间露出深深的疲倦之色,闭上眼睛,仿佛靠在椅背上睡着了一般。
“去,你自己也多保重。”
武英殿厚重沉实的朱漆大门缓缓合拢,殿门外,朱棣望着龙案后闭目不语的朱元璋,那苍老佝偻的身躯仿若风中的残烛一般,正努力的燃烧着生命中最后一丝光华。
朱漆殿门轻碰一声,完全合拢,朱元璋苍老的面孔被挡在殿门之内,那无力憔悴的模样却深深的印在朱棣的心中。
朱棣心头忽然涌上一股酸楚和抽痛,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叶子悠悠.yzuu.)
皇图霸业,烟雨江山,亲情在权欲的冲击中渐渐泯灭于无形,值得吗?
朱棣呆呆站在殿门外,沉默了许久,忽然面朝殿门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语气悲沉道:“父皇,儿臣朱棣,就此拜别,父皇保重龙体。”
殿门内,遥遥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朱棣站起身,擦了擦脸上的泪,大步向宫外走去。
这是一对父子最后一次相见,今日一别,再会无期。
燕王离京,远赴北平,兵部调文已下,只待他到河南,山东,山西三地后召集大军,解北平兵危。
京师北城太平门外的十里亭,亭外燕王侍卫重重围侍四周,数百名侍卫甲胄鲜亮,精神抖擞,这些跟随燕王出生入死的侍卫们早已受够了身在京师的闲气,——闲气主要来源于那个该死的锦衣卫同知,老天无眼,那王八蛋居然升了锦衣卫指挥使了!
十里亭内,以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茹瑺为首的朝中十数名大小官员纷纷前来相送。
而清流大臣的首要人物黄子澄却没来送朱棣,在他心里,大明王朝如今是内忧外患,内忧者,天子宠信奸臣,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