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语言魅力之“称谓”(1/1)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沟通障碍。
杨籽体会到这一点。
虽然目前短时间内,工作生活中,杨籽还没有碰到什么大的沟通问题,但是杨籽下决心要了解广东话,学习广东话,会说广东话;如果真的很难学;不会说,最起码也要能听懂一点。
到哪里学?目前廖叔就是最好的老师。
廖叔普通话说得很好,是公司的老员工。为人处世稳重;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看得出见多识广,有一定的学识。
廖叔也不太多说话,但对杨籽问询或请教什么问题时,除非他不知道,如果知道,一定会准确、详细的告诉杨籽。
如果不问,他也不会主动教杨籽什么;当然后来共事久了,更加了解信任后;廖叔开始主动教杨籽很多东西,并且有时候还会手把手的教。
注意!是“手把手”教。
廖叔目前应该很欣赏杨籽,至少不反感。这一点,杨籽当代理队长的第三天,就能感觉到。
杨籽更是尊重廖叔、旺叔两个老人家;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本地人。
杨籽想了解、学习东西的时候,都会说“廖叔,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或者我请教您一下”。这样的说话方式其他保安员不多。
“廖叔!我请教您一下:你的普通话怎么说这么好?”
“我接触你们北方人多了、接触久了,就慢慢会说了。我女儿也做生意的,开饭店,客人都是北方人多,我有时候也去帮忙,不说不行的。”
“我们那时候的东莞县,是农业大县,很穷的,这十多年才慢慢变好!”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读书少,就是现在本地学校老师上课也用白话;也见不到北方人,哪学得到普通话?”
“看电视也看本地台,或者本港台,不看新闻联播。很多人本地人,普通话听都听不懂。”
“廖叔!请教您:庞小姐为什么老叫我阿杨……”
廖叔于是告诉杨籽:
这确定是广东的称谓习惯;中国人注重礼节,很多时候或场合觉得直呼其名不妥。
广东人喜欢在比自己职务低、年龄小的人名前面加个“阿”字,如果,三字名,最后的字拗口,就选中间字,中间字若排除,就选姓;比如叫“廖广东”的人,首选称呼“阿东”,其次“阿广”,如果这两个叫起来不顺口,就只能叫“阿廖”了。“杨籽”首选“阿籽”,叫起来拗口,只能选择“阿杨”了。
小朋友或小辈,习惯在名字尾字加“仔”,或“女”,如“华仔”,女孩如“娟女”;
职位或年龄辈分高于自己的,就叫“东哥”、“梅姐”、“旺叔”、“廖姨”、“张婶”。
这主要取决于顺不顺口和年龄,加上自己发音习惯。
比如“刘虎”,不同人可以称呼他“阿虎”、“阿刘”。
黄河,就很少人会叫他“阿黄”。主要代表,亲近,避讳!
一时无法判断年龄的,或明知对方年龄小于自己,为表示自己谦虚,尊敬对方“华哥”;
女人除外!尤其中年女人。
不是太熟的中、青、少男女,可叫作“靓仔”、“靓女”、“师哥”等。
当然政府单位或国企,还是称官衔职位多较多,熟人间还会简称。例如公安局,“王局长”、“王局”;“黄队长”、“黄队”;刑警大队大队长,广东这边有时候还会叫“黄大”。尤其政府部门相当讲究和审慎!相比,私企要随便些。
另一种中高层的称呼就是“先生”、“小姐”;这是沿袭香港的叫法。
例如“冯先生”,(亲切点简称“冯生”,)和“庞小姐”。
“小姐”本来是个很正统的尊称,近年来随着sè_qíng服务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演变成了mài_yín“失足女”的代名词。
十年后的东莞、广东全省乃至内地,尤其内地,一个男人要是没摸透情况,称呼一个良家女子“阿美小姐”,不但她会很生气,更有甚者会指着你鼻子,骂,
“叫谁小姐你姐你妹是小姐!你全家女人都是小姐!”
类似的语言误会时有发生。
比如说“校长”,除了被列为反派人物的蒋介石,即便他的黄甫军校学生手下这样称呼他,“校长”也没被有所玷污,一直是百年沿续的让人肃然起敬、崇高的称谓。
有谁能想:二十年后的杨籽,参加同学聚会,当他叫他一个作了高中教导主任的同学“赵校长”,那个同学突然手拍桌子,状似怒不可遏地指着杨籽
“放屁!谁是校长你才是校长!你们全家男人都是校长!”
几桌人哈哈哈大笑,杨籽莫名其妙,满头雾水?被因为失言罚了好几杯酒后;
才有它同学告诉杨籽,
“杨老板!上当了吧!?赵峰说的是网络段子!”
原来最近,网上频频爆出:各地大、中、小学校,校长猥亵、奸**学生事件时有发生。
“校长”一时间成为“恶魔,淫棍”的代名词!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