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提前筹划(2/2)
大清帝国和并州的第六军团牵制,每当蒙古人大举进攻,帝国必然聚集重兵,但现在我们只有手中的十三万五千兵马,没有援军,只能靠自己。”众将明白杨成风话中的意思,不过他们没有沮丧,而是莫名的兴奋,作为杨成风的手下,黑鹰军的将领,他们早已被帝国士人划入辽王派系。自古以来,皇权斗争,成王败寇。一旦杨成风上位,他们就是从龙之臣,加官进爵,封妻荫子,指日可待。
许林坤开口道:“殿下,在西北蒙古人想攻击路线无非是蒙阴关、嘉峪关,还有就是死亡地带与那拉提草原北部,其中死亡地带去年赫连铁树用过了,今年用的概率不大,殿下又在古城部署了一个警备师,万无一失。而那拉提草原北部黄河是那拉提草原的天然屏障,急流涌注,不利于大军团作战。况且西北牧场的一个警备师、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龙骑师,山丹军马场的一个警备师。一个龙骑师共有两万五千兵马,这一方面也不需要担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蒙阴关和嘉峪关上。蒙阴关、嘉峪关作为北方四大雄关之二,物资齐备,粮草充足,如果有足够的兵马,可保两关无恙。不过我们可调用的步卒只有五个步兵师,五个警备师加上一个近卫步兵师,五万五千人,平均每关两万,这样的兵马根本不足于防守两关。而我军的龙骑师十三个,加上近卫骑兵师,两个黑骑师共八万骑兵,但于蒙古人比起来相差甚远。”
“未必。”
杨成风指了指地图道:“历年来帝国与蒙古人的战斗中攻多守少,特别在十八王之乱之后,帝国没有一兵一卒出关,这已在蒙古人心中养成了习惯,但这次寡人偏偏要发其道行之,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寡人打算在嘉峪关外打一个伏击战。”
“伏击?”
众人一楞,他们没想到杨成风会选择主动出击,在大草原的两个帝国蒙古帝国和大清帝国中,蒙古帝国底子厚,兵马多,相当来说大清帝国就弱了很多,这和大清帝国统治者女真人有关。大清帝国现在虽然带甲百万,但真正的女*骑不过十八万,这也帝国野战军团能敢出兵山海关外的原因。
而蒙古帝国不同,蒙古帝国是匈奴人的后裔,匈奴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前还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他们原本是活跃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匈奴的骑兵擅长使用长矛和弓箭作战。为了找到新的适合放牧的草原,匈奴人带着家眷和大量的马匹牲口开始了迁徙。匈奴军队有着强大的力量和严明的纪律,他们以不可阻挡之势扫清了西迁路上的所有障碍。当地的民族为了躲避恐怖的敌人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从而掀起了一阵巨大的迁徙浪潮。
后来匈奴人终于发现了所喜爱的土地,他们定居在匈牙利平原,在蒂萨河畔的塞格得城建立了自己的大本营。匈奴人需要广阔的草原来放牧他们的马群和牲口,从这一片区域开始,匈奴人通过同盟或是征服的方式控制了大量的区域。
匈奴人是马术精湛的骑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训练,一些历史学家相信正是匈奴人发明了马镫,增强了骑兵在持握长矛冲锋时的战斗力。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使敌人带来感到恐惧,他们每天要更换几匹战马以保持这一优势。匈奴人的第二个优势是他们使用的复合弓,远远超过了大陆的任何同类武器。站立在马镫上,他们能够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发射弓箭。匈奴人的战术是令人惊异的闪电般的突袭,并因此而带来恐怖。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所组成的军团,他们的行政体系需要一名伟大的领袖来统率整个部落。
在阿提拉的统治时期,匈奴的强盛达到了最高峰。阿提拉即位后,很快就对大草原发动了一系列的突袭,一直到他统治了大草原,不久后他将目光投向了中原。后来阿提拉死后,失去了强有力的领导后,匈奴帝国分崩离析,大草原也陷入了混乱之中,几百年的战争渐渐地形成了蒙古帝国和大清帝国。
但匈奴人的后裔在千万以上,真正的蒙古铁骑就有五六十万,虽然分成大小不同的部落,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大草原新兴满足鲜卑,契丹等都臣服在蒙古人的淫威下。
历年来与蒙古帝国大大小小的战争中,蒙古人对帝国有先天优势。
“不错,就是伏击。”
杨成风指了指地图道:“百年来,帝国军队从来没有出过嘉峪关与蒙阴关,在蒙古人看来,这次我们黑鹰军也会像以往的帝国军队一样,不会兵出嘉峪关与蒙阴关,但这次寡人偏偏反其道行之,深入草原,伏击蒙古人。”
众将见杨成风已下决定,兴奋异常,深入草原,封狼居胥,是每个将领最高的荣耀。如果这一战能击败蒙古人,他们必将名留青史,永载史册。
杨成风对众人道:“现在离蒙古人入侵还有两个月左右,这段时间情报部必须加强对大草原,特别是嘉峪关与蒙阴关外的大草原的情报进行搜索、探测,为伏击蒙古人作准备。”
“是。”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