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坑爹的后勤制度(2/2)
是,朱元璋那种对贪官扒皮的政策在明初压制住了文官们的贪婪之后,在明朝中叶,文官制度抬头之后,这种财政制度就呵呵呵了……当然比起贪官这种东西,动不动为了求名给地方上免税,出了灾害又逼着国家救济的东林党人,对一个国家的财政制度伤害就更大了.
不过这种财政制度也有很好的地方,那就是理论上带兵大将后勤依赖于文官,很难反叛——当然这其实也就是理论上罢了,实际上大明朝带兵大将反叛的事情一样不少,朱棣本身就是一个例子,万历三大征中,就有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至于满洲的努尔哈赤是明朝建州卫的龙虎将军,这就不用说了,常识,而因为明朝征讨满洲,又不给足军饷,造成了著名的奢安之乱.
明朝天启年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
奢崇明于天启元年(1621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围成都达一百多天。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进围贵阳两百多天。[1]
叛乱发生后,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反抗。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2]
战乱中,四川巡抚徐可求死难,贵州巡抚王三善死难,西南大将之冠的总理鲁钦兵败自刎,贵州总兵阵亡于贵阳城下。最后被四川巡抚朱燮元、石柱总兵秦良玉、四川总兵杜文焕、贵州巡抚王三善等平定。
所以说,这种财政制度约束内地的卫所兵还可以,约束各地有地盘的土司那就是基本无效.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财政制度下,有地盘的土司造反不难,内地的明军很那造反,造成了明朝被异族消灭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内部造反,其实也就是和满清宁与友邦不予家奴的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关键的是,这种财政制度给忠于明朝军队的给养供应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已经知道,明朝的军队有地方军户和战兵这两种体制。而在明初,除了一部分边兵,也是根本没有其他战兵的。打仗都要依靠军户来完成。而这些军户打仗都是他们所在的地方官府来供应给养的。
因为在明初,各个地方的局势都比较稳定,因此在内地也没有什么仗要打。因此,这种地方官府供应本地军队的给养的模式,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当然,万一朝廷总动员,让这些地方军队集合起来离开本地作战的话,除了这些军队所在的地方官府供应这些军队的给养以外,朝廷也会供应这些军队一部分给养的。
而在那些军队离乡背井以后,其他地方的官府并没有义务来供应这些军队的给养。除非这些军队用银子去购买。当然,也有种变通的方法。这些官府先供应这些军队的给养,等到以后再向朝廷或者这支军队所在的地方官府去索要。
这样就可以看出来了,那些官府万一供应了军队给养以后,事后向朝廷或者其他官府索要,那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作为一个官僚,肯定也会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的。
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明朝军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作战。后来为了弥补,明朝的朝廷就规定:离乡作战的军队的军功就双倍计算。可就算是这样,明朝的军队还是不愿意,因为在他乡,自己军队的给养供应简直是太困难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