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占九江袁术救旱(1/2)
魏延的战报传到宛城,袁术展目观瞧,却是喜笑连连,这才两个月的时间,已经占据了庐江一郡,彻底的打开了长江渡口,又占据襄安,听说收容的水军右一千,战船五百艘,这让要成立水军的袁术如何不欢喜
不过有一点让袁术有些不太高兴,魏延为了不让孙策太过收买军士之人,已经把孙策调离了先锋营,让他在帐下听命。
原本袁术的意思是让孙策锻炼一下,虽然他有不臣之心,但再怎么说他也是孙坚的儿子,孙坚战死,他总不能不管他儿子吧
而且他在上封书信中就已经交代过魏延,不要过于谨慎,孙策还是有武勇的,要重用他,用好了这人可是一把锋利的枪。
魏延居然不听他的将令,这让袁术有些不高兴。虽然魏延在他麾下几年了,一直勤勤恳恳,这次也是为他好,但袁术的心中就是有些不痛快。
也许是久居上位者绝对是不希望下属在明令之下,还要忤逆。对于下属,人尽其才的(情qg)况下,也要有所保留,毕竟人心隔肚皮,忠(奸jian)难辨。
这魏延,嗯袁术有心撤换魏延,但是临阵换将对战事不利,算了,魏延也是好心,孙策这把双刃剑确实不是他能压得住的。
袁术想了想就放下了,不过在心中袁术已经把魏延这次的功劳不计算在内了。这算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想想清楚,他袁术才是主公,你可以提不同意见,但做决定的是我
想完之后袁术就把这份战报放在了一边,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随着(春c)况,都不太乐观。靠着大河大江的还好,但是其他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干旱的(情qg)况。
本来三、四月份是要下(春chun)雨的,但是这都快四月中旬了,一滴雨都没下,河里的水位也都在下降。有经验的老农都说,今年肯定是大旱,怕是得几个月不下雨,这样的话今年的粮食能保住多少就只能问问天了。
虽然现在他治下的存粮就是什么不干吃到明年都没问题,但是他袁术不可能坐吃山空啊,部下军队这么多,又养了四万多匹战马,这一天的消耗是很大的。如果今年的粮食欠收,明年的(日ri)子怕是不好过了。
随着各地的(情qg)报传来,大汉疆域,其他地方的(情qg)况也都差不多,水量充足的地方稍微好一些,那些缺水的地方,连粮食的幼苗成活的都少。相对他们,他治下就好很多了。
看来今年的难民又不在少数了袁术看着各地的(情qg)报想着,别处没活路,那些人肯定会背井离乡找出路。他治下有粮吃,肯定是蜂拥而至。怕是六月份就得开始,各地的救济了。
这让袁术欣喜的同时又很是苦涩,战乱之秋人是根本,但你要聚拢他们,就得给他们饭吃。这可不是空口白牙说说就行的,得实实在在的做。虽然救济每人吃的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在算过所遗留的粮食之后,袁术发现,他这里撑死了能再收百八十万的难民,如果再多,怕是就要削减军队了。
本来最不应该发愁的东西,现在也要考虑了,这如何不让袁术头疼
没办法还是得减轻各地的旱(情qg)啊袁术说着开始写诏令,各地凡是靠近大江、大河的,都要兴修沟渠,要挖的深,挖的远。袁术规定,水源的方圆十里都要兼顾到。
这可是个浩大的工程。方圆十里范围,那一条沟渠就要挖五里长,这消耗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多的。
反正现在的(情qg)况就是这样,有驻军的,当地官吏可以找驻军帮忙。没有的就发动百姓,算是赋税的一部分,再管一顿饭,想来也就容易多了。
这道命令下达之后,各地的官员都动了起来,纷纷发动百姓,开始沿着大河、大江开始规划,动工。
说干就干,还没几天,南阳便最先开始了深挖沟渠的行动。沿着育水、钙水等主要的河流开始挖掘,有的甚至两条沟渠都挖通了,不同的河流形成了交融。
这让南阳的灌溉水网更加发达,也促进了今年禾苗的成活率,为减轻大汉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其他诸如司隶、豫州皆是如此,靠近江河的深挖沟渠,如果实在是没有水源的地方,也都在官吏的带领下,百姓心狠减少禾苗的数量,达到断臂保全(身shen)的作用。
他这一番整治确实把今年的旱(情qg)降到了最低,大汉国四处极近绝产,就他治下虽然也有波及,但并不严重。这让袁术坐地起价,竟然用粮食换地,又占据了不少地盘,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于是大汉国出现了一个怪异的(情qg)况,其他地方皆在大战,唯有袁术的治下破土动工,干的(热re)火朝天。
后世对袁术这先见之明很是赞赏,赋诗一首表达袁术为汉末保留汉人的元气所作出的贡献
百年征战尤未绝,大伤元气尽流血。
十去七八留一二,难挡胡虏惨遭虐。
幸得仁主有远见,保留骨血谋大略。
外夷再难灭汉族,种族之争难商榷。
书接上文,袁术这一番整饬,让旱(情qg)降到了最低,终于保留了继续发展的根本。
这边干的(热re)火朝天,庐江的魏延也没闲着,修整了半个月之后,四月下旬便突然攻入九江郡,依旧是以孙策为先锋
再次独领领军之后,孙策便收起了之前的小心思,一心扑在征战上面。孙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九江的守军还如何能挡
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