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破碎故事(1/2)
“朕的江山!”建康城东北钟山,一群华服利剑之人伫立在半山上,为首之人年纪在四十许间,身穿黑色丽服,上用金银线绣着一幅山河图,头戴高冠,负手而立,“呵呵,早些年朕与于连川还有孙蝉在雍州起兵之时,彻夜奔袭亦不觉得累,可这几年俗务缠身,如今小小钟山只登得一半便有些喘,想要纵马冲阵,怕是不可能了。”
“哈哈,陛下这话不对,纵马冲阵不是不可能了,而是没机会了啊,如今建康城破在即,九州归一,天下一统,从此再无战事,不光陛下有着不能冲阵的遗憾,臣亦是如此啊。”说话之人乃是一个虬髯大汉,背负长刀,单看卖相,便知是一员猛将。
“老于这话说的极为在理,一说到此事,孙某就觉得无趣至极,本想好好珍惜这最后一次征战的机会,没成想这吴国之人都如此软蛋,到了建康才打得这第一场仗,真是令人扫兴。”边说话边用眼睛瞄了一下身旁站着的两个人,丝毫不在意他二人难看至极的脸色。
“孙爱卿慎言,想打仗回头我给你安排在北疆上,跟胡人打去,但说话不得这般阴阳怪气。”皇帝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周陆二位卿家也不要见怪,孙蝉并没有坏心思,只是自小便是这样口无遮拦,年轻时就因为他的这张破嘴,我们不知道在青楼里多打了多少架呢。”
周焕与陆师二人是刚刚投降之人,本就自觉低人一等,现在见皇帝都已经开口用年轻时的青楼糗事来为解围,二人自然也就顺阶而下,不会追究,附和着哈哈大笑。
“当年的十七路诸侯,如今仅存我端木氏的大雍,这皆是诸位兄弟这些年来不离不弃的缘故,我希望不光是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亦能如我们这般和睦,今天就由我在此做一个和事老,诸位无论先前有无恩怨,今日之后便不要再提了,如何。”大雍皇帝端木先又打起了感情牌,说话也从朕变成了我。
众人自然躬身应是,一团和气。端木先长叹口气,说道:“可惜韩莽兄弟不在了。”
正说话时,一人从山下飞奔而上,几个雀落便已到了众人所在之地,来人看上去十八九岁,英气逼人,那人走近后,便躬身行礼道:“末将韩尚武,现已攻破建康,前来复命。”
端木先看着来人,依稀看到了韩莽当年的影子,笑骂道:“你这主帅不在阵前督战,却来做这传令之事么。”
韩尚武撇了撇嘴说道:“我还没用力,他们就倒下了,一群臭咸鱼烂鸟蛋而已,还能掀起多大风浪吗?”
孙蝉在一旁极为惋惜,叹气道:“小孩子不知这战阵机会的宝贵,就这么浪费了,若不是看你没了爹,老夫说什么也不会把这主帅的位置让你。”
端木先为止气结,刚刚的感情全白做了,孙蝉这张嘴早晚定会惹祸。
韩尚武倒似极为了解孙蝉的性格,也不着恼,反而说道:“我爹走之前,特意告知我说,孙叔叔虽然嘴黑,心地却是极好的,若是今后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只要到他的面前哭诉说自己没了爹,他定会心软让你……”
孙蝉目瞪口呆,端木先与于连川则在一边哈哈大笑。
“好了,闲话稍后再叙,让我们先去会一会吴帝,上次见面时,朕尚是流寇呢。”说着,端木先便带领众人大步下山而去。
天命九年冬,北方雍王朝灭亡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定都长安,天下一统。次年端木先改元一统,同时分封功臣,除兄弟子嗣封王食邑之外,另又将功劳最大的几位功臣封为刺史,并准封王刺史自建部曲,实际上就默认了其地方豪强的事实。
其中,少年好友于连川为荆州刺史;孙蝉为并州刺史;起兵之初便来投奔的王建为豫州刺史;谢道子为青州刺史;韩莽早死,其子韩尚武为扬州刺史;又将荆州东,扬州西与交州合并在一起,名为江州,令南吴降臣陆师为江州刺史;这六人皆分封在老家,仅剩周家,然而端木先已经将周家的老家扬州封给了更为亲近的韩尚武,为了补偿周氏,除将周焕封为幽州刺史外,更将其弟周灿封为益州刺史。
端木先则坐镇雍州,统御八方。
看着宫内硕大的江山屏风,端木先自忖江山牢固,怡然自得。
时有内臣谏言说道:“地方刺史与封王权力过大,建议削弱。”但端木先极为自信:“一方是我端木氏的族人,一方是我选择的兄弟,我信的过。”
然而端木先只对了一半,端木先死后,他早已急不可耐的同宗便喊出了“先帝何故薄同族而重外人的口号”。起兵叛乱,借机夺权。
天下随之大乱,但端木先分封的刺史却起到了关键作用,各家族守着本州,虽处处硝烟,但大雍王朝却依然完整。
战争持续了十数年,不仅让诸端木氏的王族都精疲力竭,各州刺史也被折磨的疲惫不堪,老一辈的刺史纷纷故去,年青一代子承父业,天下因为过度劳累,渐渐又稳定了下来。
然而本以为可以告一段落的战争却在一夜之间发生了转变,北方诸王在自己力竭之后,则纷纷向鲜卑、匈奴等国借兵,胡人南下,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大雍王朝转眼间就失去了半壁江山。
长安被匈奴人攻破之后,端木先的第九个儿子被迫东迁,建康城外,钟山之上,端木遂站在当年端木先站过的地方,“四十年前,我与父皇一同站在这里,万万没想到,再次回到这里时,我竟然这般狼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