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武士彠(1/2)
岐晖和孙思邈走后,李渊回到自己的官衙,静静的思量着那晚与岐晖道长的对话:
“国公爷,如今隋栏有漏,鹿群开始出栏,国公可有意乎?”李渊大惊失色,赶快往门外看去。见门外没人,才慢慢放心。回到岐晖道长的面前。
“道长,此事千万不可乱说,虽然皇上登基以来,有些事情做的实在太过,但还是个有道之君,若不是道长你帮助本国公医治好夫人的病,本国公一定把你送到陛下面前治罪,今日之事就此罢了,我李渊生是大隋朝的忠臣,死是大隋朝的忠魂,道长你就不要再出这悖逆之言了,夜色已经很深了,道长明日还要赶路,就请先回客房休息吧!”说完,就转过身去,把后背亮给岐晖道长。岐晖道长静静地注视了一阵子李渊,微微一笑:
“国公爷,天意如此,人命不可违呀!这里有个锦囊,若国公有难,可打开看看,兴许可帮国公解除危难。贫道先告退了。”说完,离开了李渊的书房。回想到这,李渊叹了一口气,‘哼!说什么我是潜龙,可现在我却连这小小的危机都解决不了。还说什么征伐天下,逐鹿中原呢?’想着想着,目光停留在了岐晖道长留下的锦囊上。他出于好奇的心思,把锦囊打开。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字——武士彠。李渊看到武士彠的名字后,慢慢的有回想到刚刚上任为河东宣抚大使的时候,前来平定毋端儿的叛乱,在行军中途,突遇大雨,走到了一户很大的庄园前。
“来人啊!去敲敲门,看看我们能否去借宿一宿。”李渊对手下的随从说道。
“是!大人。”不一会,从庄园内走出一个三十余岁,身材微胖的男人。
“哦!几位将军,莫嫌在下的庄园简陋,里面请,里面请!”
“啊!行军大雨,叨扰主人了。”李渊和随从进入了庄园,主人摆下了丰盛的宴席招待李渊。在酒席间,李渊与主人相互介绍。
“在下李渊,是前来平定毋端儿叛乱的武将。”
“哦!原来是唐公爷!在下武士彠有礼了。”
“呃!武先生,何必如此大礼,如今,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受到你如此的款待,还要你行如此的大礼,真是惭愧。”
“哪里哪里,在下虽是一介商贾,却也是诗书传家,这礼仪之道我还是懂得的。”二人越谈越投机,并且,李渊从谈话中发现,这武士彠言谈精明,举止得当,是个难得的人才,慢慢的谈起了天下大势。
“如今天下的叛乱此起彼伏,哎!不知道是天意如此还是人心不足。而我们这些平定叛乱之人是否又是在助纣为虐呢?”
“当然是人心不足了,大人可知,是所谓了天子的为政不当死的人多还是暴民叛乱死的人多?”
“这。。。。。。”李渊本来想说是天子为政不当死的人多,可话到了嘴边,却又觉的好想不是那么回事,武士彠看着李渊,微微一笑:
“大人,天子为政不当是尸横遍野,百姓离散,可辉煌尚在,想那前秦时期的皇宫殿宇——阿房宮,是千万能工巧匠之血泪所筑,但也是千万能工巧匠的心思智慧,所费金银也是数代百姓的血汗,里面的藏书典籍是前人数百年的智慧,楚项羽一把火把它烧了个一干二净,这就是毁灭文明之举,另外楚汉相争,死的人是秦始皇征战六国的数倍,更使匈奴蛮族肆掠汉朝打六十年之久。试想,若强秦还在,那匈奴安敢入侵中原,杀掠百姓。正如一个人有芥蒂之患,即便严重,只需把芥蒂之患割去便行,如果把整个身子都烧了,那人还能活吗?”李渊听得心服口服,原本觉得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心中有些不安,听到武士彠的话,李渊才有些平静,后来为了警惕后人,把杀死的百姓尸体堆成了一堵墙,并在平定了毋端儿的叛乱后,任命武士彠在官衙内做了一个队正,留在亲兵队伍中。如今岐晖道长又在锦囊里留下他的名字。‘也许,真的只有他才能帮我了。’
“来人,去把武队正请来,就说有要事商讨。”武士彠来了之后,听完李渊的描述,向李渊献下了一个计策。
“大人,我看我们可以这样办,第一,这宫殿内部一定要奢华,但规模不能太大,我们的人手不多,如果太大,恐怕工期不够,第二,我们可以以为圣上建宫修殿为由,把全部河东的官员、家眷还有家中的奴仆都集中起来,女的就做一些烧火做饭的活,男丁全部上工地,命各级官府层层监督,还有,以为皇上建宫修殿为名,命他们按官职大小捐献金银,这样做的话,到时皇上来到河东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向皇上告状,这样我们可以减少陛下对我们的怀疑。”
“怎么有人向皇上告状会减少他对我们的怀疑呢?我不明白。”
“国公爷,试想,如果您是皇上,如果有人想造反,理应到处拉拢人心,怎么会到处得罪人呢?”李渊听后,茅塞顿开。握住武士彠的手说:
“士彠!你可真是我的张子房啊!晋阳宫的工程事物,就全部交给你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就由我来出面处理了。”
“卑职一定不服国公厚望。”说完,两人相视一笑。武士彠在并州、河东一带经商多年,也与各级官府打交道多年,对他们家的家底和人口一清二楚,第二天就拿出了一本账簿,上面记载了并州河东一带地方官员以奴仆为名藏匿的人口,还有他们这些年与地方豪强勾结,组成走私商队买卖管制物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