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只为承诺(1/2)
当范雎离开邯郸城时,仍不放心子楚的安全问题。自打他上了吕子的贼船以后,算是跟这位留在赵国的质子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为了回国大赞子楚,他也嘱咐子楚平时在家多读书。若是大王一时兴起派人偷着过来考察干部,起码也能给纪检组留个好印象也是必要的。
通过这一点,便可看出范雎果然是老谋深算的。他此次过来见过子楚,若是回国说得太多必然会引起秦昭王的怀疑。这权臣跟王孙勾结,事可大可小。说大了那就是灭九族的买卖,说小了也是个革职查办的下场。毕竟当前的天下太乱,任谁都会小心在意。尤其是有人试图控制秦国未来的王权,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此时的秦王已经过了六十的高龄,早已修炼成人精。手底下一班大臣说话前都要认真琢磨半天,有时宁愿什么都不说也好过说错话。问心无愧的尚且如此,更何况心里本就疙疙瘩瘩的这些说客。
范雎自然相信他自己对秦国秦王问心无愧,扶持王孙登基又不是谋逆。可有成就秦强国梦想的公孙鞅在那摆着,问心无愧都被五马分尸。就算自己对秦国的功劳再大,跟那位商丞相比也是九牛一毛的。若是再不知道轻重,活着就能给你五马分了!
赵国果然极其重视秦国国相的安全问题,赵王也不出范雎所料派平原君护送。此时的护卫部队序列,不仅挑选所谓的最好的畴骑营加入,还派出快马沿途通知和守城部队负责接应。严令接应中间不得出现断链现象,双方兵马务必在交界办理完交接手续方可撤回。各驻守部队可考虑派出千人队接应,酌情出两千也可。
这倒不是赵王重视秦国的缘故,而是因为此时的邯郸城有太多诸侯国的人。唯恐天下大乱的好人有之,唯恐天下不乱的坏人也不少。若是趁此半路截杀使臣并嫁祸给赵国,那就是跟吃个苍蝇差不多。
之所以用最好的畴骑营这个词,也是因为赵国最好的骑兵部队都抽调给了赵括。也多亏赵王有这道命令下达,这才让沿途各驻守部队的将军认真重视。
为了将大王的旨意执行彻底,临时雇些群众演员也是可以的。等秦国的丞相途经此地时,所看到的果然是雄纠纠气昂昂的畴骑部队。其中的纰漏,甚至连王翦都没有看出端倪来。假如当时就有小金人奖,相信这些群众演员也是能获此殊荣的。
闲话少叙。
当范雎看到边界上出现秦军时,便知离别的时候到了。在对远道相送的平原君表示衷心的感谢的同时,终于还是忍住邀请他以后去秦国的说辞。毕竟有上次不堪回首的经历,恐怕更多的会是睹物思情吧。
多亏平原君的心大,此时见范雎话到嘴边支支吾吾便知道对方想说什么。我赵胜如何能看得兄弟受如此难为!?于是接话过去,表示若是以后有机会必然会去咸阳看望国相大人的。
暗叹平原君为人的范雎连忙表示,自己刚才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抛去昔日的不快,展望未来才是吾辈最应该做的。说完后,也请平原君回都城后看着兄弟的份上多加费心照顾那位秦国公孙。不管将来的秦赵两国走到何步田地,这份情义仍是没齿难忘的。
若是这话是秦王说出来的,只重兄弟情义的平原君当场就能变下脸来。可这话是恩公说出来的,自然是无不应允的。正所谓,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我赵胜还活着,就没人敢把子楚怎么样!
君子的话就是如此,即使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仍然值得信任。范雎要的就是平原君的这句话,因为他坚信赵胜的承诺是有效的。于是如释重负,这才与平原君洒泪而别。
时光本就匆匆,一回首也许早已是沧海桑田。兄弟自此一别,也不知何时何地再能相见。平原君在此时的离别是真情流露,一边用衣袖擦拭着眼泪,一边目视着范雎消失在天地的尽头。等再也看不到了,这才回身上车返回邯郸。
事实证明,平原君最终实现了他的承诺。不管是赵国经历过长平之战以后,还是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他都出面保护秦国王孙并且在最关键的时候力排众议。至于后人如何去看待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有一位真正的君子立于这个人世间。他向全天下的人们证明,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到底有多重要。
假如有一天,如果连承诺都能变成谎言。人!又该以何立于这个世界!?
范雎回国后便如实汇报了在邯郸城的所见所闻,牵扯到王孙子楚的话题自然是捡好的说。秦昭王也只是印象里有这么一位王孙,此时听说子楚身为质子仍不忘学习也是暗暗点头。
我大秦从来不缺谋士勇将,唯独决定秦国未来命运的就是那个秦国未来的继承者。只要这位继承者懂得励精图治,便是秦国之福!
秦昭王深知范雎来到秦国之前,派往赵国的质子便已经在邯郸。说来道去的,两个人绝对不会提前认识。至于说在邯郸城内打过几天交道,恐怕也只是个水过地皮湿的交往。至于说汇报里面有水分,自然是谣传的。想到这,便勉励几句让范雎回去休息几天。如果没有大事,这几天就不用上朝了。
参与选秀竞价这事,可是在众诸侯国面前搞得大阵仗。瞒是肯定瞒不住的,与其等消息传到秦王的耳朵还不如提前承认错误掌握主动!
得到放假通知的范雎并没有马上离开,跪倒谢恩的同时请秦昭王责罚。然后在不知所以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