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章(2/3)
结交也没有势气凌人,只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让李运无从捉摸,一时心下只感世态炎凉。“前时得诏,累日以来营建庐寝,今已诸事完备,所耗钱物多寡已经列于籍卷,下官这便去取来给张公查阅。”李运答完便要吩咐身边的小黄门取账目。
“毋须如此,此次营建庐寝入的是永固山陵的账,由度支曹负责,一应钱物走的公室,你我身为内臣何敢干涉外臣事物,故陛下常责左右各务职事之要,这账目籍册李公还是送到度支曹入档为好。”张瑁知道这是李运在试探他在此大变之后是否有窥测之意,他现在也不知道皇帝陛下对这些太后旧人如何安置,若是依照陛下往日孝行,这些太后旧人也会受到优待,想到这里接口婉拒。
张瑁顿了一下,想着李运毕竟是陛下常见的宦官,也有些旧情,如今太后虽然已经仙逝,念及太后旧情的内外臣,仆也不在少数,这李运还是值得拉拢的,想到这里不如卖个好,接着缓声说:“除此以外,陛下已下旨意,巳时中将要在太和殿御朝诸臣,相关仪仗要做好准备。李公是知道新任仪注官的厉害的,莫要被抓了把柄才好。”
李运没想到陛下今天要在太和殿召见群臣,太和殿是太后的居殿,以前陛下都是在太华殿召见群臣的。想到陛下平日侍奉太后至孝之情,心下才安定下来,陛下念及太后抚养之恩,相必对他们这些太后旧人不会苛切吧?
“多谢张公提醒。这些籍账近日下官今日就送去度支曹入档”李运拱手说道:“今早酷寒,外边风大,还请张公入内饮些茗茶取暖。”李运看出张瑁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心思活泛起来,眼下王内行那边还没有消息,不如看看张瑁这颗大树能不能攀上。
张瑁一听李运这话就知道李运有话要说,张口就要顺口答应下来,忽又想起一事,道:“甚好,这宫里面喜纯茗的除了二皇子也不多见,张某常难寻茗友,甚为可惜。李公有此雅意相邀,张某不敢推拒。只是职事在身,还是先去看看庐寝为好,陛下少说也要留此数月之期,我等不能不小心留意侍奉。”
李运楞了一下,颇有些意外,想了一下说:“庐寝历来不大,下官自从接到营造旨意就亲自去督建,所用物料,规尺,都是按照仪曹尚书下发制书营建。建成之后下官已经去复查了三次,唯恐有所疏失。下官方才正欲前去复查,可喜张公能同去,张公常在陛下左右随侍,若是有所疏漏还忘不吝赐教,下官铭感五内。”
张瑁提起去看看庐寝倒无他意,也不是怀疑李运的能力,这庐寝也不是都由太和殿诸人负责营建,仪曹,度支,左民,起部四部都有交叉负责。真出了事自然会有相关部门去负责,与他无关。之所以想去看看也是临时起意。
礼制上对于庐寝这种守丧房舍要求不高,不要求啥舒适性,只要能保暖即可。陛下少学儒书,颇为以身作则,对于周礼规制一向甚为讲求,严令不准雕饰美观,只容身而已。下面的人当然不会真就这么做,还是会尽量多用物料,做的坚固保暖,好让人无话可说。这些他还不担心,只是昨夜天候大寒,气温骤降。张瑁担心庐寝保暖不够,看看有没有临时补救的需要。皇帝身体一向不是很好,做近臣的不能不多多用心。
张瑁跟在李运后面,因为庐寝就设置在太和殿左边,并不远,片刻就能到。
庐寝在外面看来大致符合皇帝陛下的意思的,不是什么雕梁画栋的奢华之地,共有三间,一个是静坐读书批阅文书的,一个是休息用,还有一个是用来召对诸臣的。也可以在这里与高僧们谈论佛理经意。皇帝性喜佛,经常与平城的高僧们论道,虽然不会像一些寺院里面敲钟鸣磬,但是名僧齐集。气象上往往也不输那些大寺院经堂,所以这座庐寝比其他两座大不少。
张瑁在外围转了两圈,看见这些庐寝倒也严实,考虑到气候大降,皇帝体质比不了世祖皇帝那几代皇帝,还是要求李运在多加一层皮毛御寒。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休息的地方,张瑁当先踱进庐舍,李运也跟着进去,粗看里面并不奢华,只有一张低案一个大型青铜灯具,一张芦席铺在地上,上面加上一张大毛毯和锦被。照张瑁的本意应该用床的,无奈皇帝不许,只能如此。
张瑁毕竟岁数大了,阴着庐舍内光线昏暗,只能看了几眼又摸了一下毛毯锦被,照例吩咐再加层两毛毯就出来了。
视察完庐寝,张瑁不惜言辞的夸赞几句李太仆做事妥帖,又嘱咐了几句要注意的。告罪说今天事太多,皇帝马上就要召见朝臣,他还要去亲自负责这些杂物,没有时间去李运那里品茗了。又约了日期这才离去。
出了思贤门,张瑁回头看看思贤门内的太和殿,心中不禁感慨世事无常,心下更加警惕,激励自己忠心侍君。
看了太和殿几眼后正欲转身回太华殿,看见身后一个小黄门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禁说道:“王庆,有话就说”。
“张公,不知道是不是小的眼拙,说错了您别怪罪。”小宦官王庆看了一下张瑁,见张瑁并无怪罪之意低头道:“方才小的看庐寝里面的锦被,好适是太皇太后的旧物。不知道会不会失礼违制。”
张瑁眼中一闪,过了片刻笑道:“陛下至孝,月前就已经吩咐过太后御用器物都不要擅动,想来李公不知此节吧?你现在去内藏曹取锦被来,太后御用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