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拦仪仗樊哙惹事(1/2)
第五十二回 拦仪仗樊哙惹事 登坛台韩信拜将 2
两个人在院外上了马,几个家臣跟着,不急不慢,往宫里来。到了宫门外,留下家臣们照看马匹,二人一前一后,迈入宫来。见了汉王,二人叩拜,萧何上奏道:“老臣昨夜回去,搬照古法,已将拜将坛的图本绘制好。只等大王派人到城郊,按图修筑。”汉王接来看了,见图本绘得周详:高起三丈,按天、地、人三才;方圆二十四丈,依二十四节气。东西南北中,根据方位,布置了青、白、红、黑、黄五色旗帜,比照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五象。坛分三层,上盖楼台一座。坛之前,筑甬道一条,以通车马。且将何处安排武士?何处放置器物?何处布列文臣武将?何处肃立甲马?都清清楚楚标在上面。汉王看罢,道:“丞相博学,诸事皆精通。”萧何道:“此为小技,比起韩信来,不值一提。”汉王道:“韩信才能究竟如何,尚难肯定。寡人虽已答应,心里终究忐忑不安。”萧何道:“大王切莫存疑。老夫这里正好带了一个人的荐书,足可以让大王放心。”汉王道:“是何人荐书?”萧何即从怀中取出那封角书来,呈献上去。汉王捧在手里来看,见上面大致写道:
韩信乃今世奇才,不可以现状论其长短。明公唯使其统驭三军,方可与项王一争天下。若为他人所用,还定三秦,必成虚言。
大惊道:“不是你二人坚执,差一些失了大贤。”萧何道:“老臣与滕公,知韩信确有大才,方敢举荐给大王,必不会只为一己之私。今有张良角书在,大王始信臣等所见,实非滥举。”汉王道:“前面发生的事,皆寡人之过也。”欲重赏二人。萧何、夏侯婴齐声道:“为国举荐贤能,当义不容辞。我二人位极人臣,自该替大王着想。”汉王道:“也罢!暂且记挂在册,待到复了三秦,一并封赏。”二人拜谢了。汉王道:“筑坛之事,须用称意的人才行。”唤来灌婴,命他督管筑坛之事,限在半月之内完工。灌婴领令,便到中军司马府去提了五千军卒,来南郑城外西郊,修筑坛台。汉王却让萧何、夏侯婴,去预备拜将诸事。又召入曹参,要求各营各寨诸将校,但等这一日,齐集西郊,来观拜将之礼。
消息一经传出,众将纷纷猜测,也不知花落谁家?将拜哪个?未到半月,坛台已然筑毕,来报与汉王知道。汉王欢喜,赏了灌婴,随即让人去请萧丞相、滕公来宫中说事。二人即到,汉王询问诸事安排。萧何道:“吉日择定,选在七月二十八,今只差五天。所用各项器具、服饰、人员、马匹等,现都已布置停当。明天开始,便请大王和百官一道斋戒三日。另应张榜各处,晓谕百姓。这几天里,各衙门不准判押,不准动刑,不准宰牲,不准饮酒,不准茹荤。自即日起,沿途道路皆须肃清,以候佳期。”汉王一边称赞,随口又问起韩信来。萧何道:“臣已将他安置在相府中,有那专人服侍。”汉王见一件件事情,都做得滴水不漏,如何能不放心?便把宫殿以外的事,都交给二人去管,只等拜将之日。
闲话少说。且说到了这一日,恰是个晴好的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汉王身着衮龙袍,迈步出宫,再由众将陪伴,起驾望西而行。路经丞相府,即命停下车辇,传旨入内,迎请元帅出来。少顷,萧何引韩信出府。却见那韩信,早已是焕然一新。是何模样?但见:
面色红润,举止儒雅;眼睛明亮,神情自若。盔撒一簇红缨,甲耀万片金光;腰拴鸾带描细纹,身披锦袍绣华贵。端的是:英姿勃勃真英雄,威风凛凛世无双。
众人乍一见,都禁不住挑指儿夸赞。细一看,出来的却是个陌生人,齐都惊呆。只见汉王下了车辇,望着韩信施礼道:“初时因不识大贤真才,故多有屈待,此寡人之过也。”韩信还礼道:“久闻大王宽仁德厚,有求取天下之志。故而韩信弃楚来投,指望能得重用,好效犬马之劳。”汉王喜道:“张良数言,足安我心。”便请韩信乘上元戎车。韩信稍稍推却了,才慢慢坐到车里。就见汉王伸出双手来,在后面推了三步,使车轮转动起来。众人齐都欢呼,望着车马起行,径出西门。
车马缓缓而行,沿途之上,百姓争相观看,热闹非凡。旌旗招展,遮天蔽日;金鼓之声,震耳欲聋。行进车马队中,文臣峨冠博带,列在左边;武将顶盔贯甲,列在右面;远看了去,真个是浩浩荡荡,整整齐齐,好似一条长龙,鱼贯向前。
车马正行,忽听背后有人呼叫:“车驾请少停!”回头看时,一匹马疾奔过来,马上之人正是樊哙。这里车驾方才停住,那边樊哙早已赶到面前,飞身跳下马来,撩衣跪倒在地,大声道:“臣有一言,须急来上告。”汉王问道:“何事这般性急?”樊哙仰头说道:“大王,选帅拜将乃国之大事,干系汉室安危,自当慎之再慎才是。为何今日却如此轻率?”汉王道:“韩贤士乃奇才也。寡人得来不易,你却为何偏来唱反调?”樊哙道:“那韩信,乃淮阴一饿夫,能有甚么本事?臣听说,他在淮阴时,曾经乞食漂母,受辱胯下;后投身楚营,亦只争得执戟郎一职。他在项王那里不见受用,故弃楚而改投大王,以求进取。大王未曾亲睹其才,仅靠他人举荐,只凭一面之辞,便信以为天下奇才,不惜捧毂推轮,欲拜他来做大将。此事若传到项王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