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章 儒道之争(2/2)
门出去,一座须弥座雕狮子图案的八字大照壁威武地立着,照壁正对着沈府紧闭的大门。大门旁边的屋子,就是家塾。丫鬟是不能进学堂的,只能在外间的小隔间里等主子下学。跟着沈昱进学堂伺候的是铜钱,令仪将笔墨纸砚等一应物件交给他,向着沈昱点点头,沈昱方才转身进了学堂。
伺候主子上学是个人人都抢着做的苦差事,之所以说是苦差事,是因为隔间距离学堂太近,丫头们不敢像平常那样肆意说笑,更要时常备着果碟、温度适宜的茶水,以防中途休息的时候主子需要,而这样的苦差事却是人人都抢着做的。
小隔间里挤了七八个丫头,有滴翠轩的冬雪,西厢房二爷长子沈蟠房里的喜姝,沈韬身边的大丫头可儿,还有几个是平卢沈氏亲族公子身边的丫头,令仪一一见了礼,略略叙过几句话,便不再多言。
她先去旁边的棚子里领了半壶滚水,回到小隔间里,用热水烫洗过茶盏杯碟,并不急着泡茶,只将几块昨儿沈昱吃剩下的酥糕摆在盘碟里,拿纱罩罩了,搬了小方凳规矩地坐着。
可儿和喜姝凑在一块儿窃窃私语,冬雪拿着卷书细细地翻看,另几个丫头各自坐着。
小隔间里静若幽谷,隔壁沈夫子苍老顿挫的读书声清晰可闻:“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这段话圣人是在昭告每一个人,要治理好家庭,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沈旭,你来说说什么叫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令仪听得桌椅挪动的声响,接着一把沙哑的嗓音流畅地道:“圣人爱人,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以父母之爱,正如圣人之爱,智而明之,缺而爱之,也如百姓之爱,近而疏之,远而畏之。是以修身齐家,当明察毫末,包容改之,方能仁爱礼顺,和乐融洽。”令仪听得沈旭之来之去的说了半天,总结了意思就是父母爱子女,既要学圣人博爱,又要查明子女身上的缺点,督促着改正。不过沈旭小小年岁,又无名士教导,能对儒家学术体悟精通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令仪隐约听得庄夫子连声赞叹,想来是满意不已。接着又一个阵轻微地桌椅响动,一个略成熟的声音道:“学生有一疑问不明,请夫子释疑。庄子有云:‘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请问夫子,沈世弟说齐家当如圣人之爱,庄夫子却说‘掊击圣人,天下始治’,二人谁对谁错,学生鄙陋,着实糊涂了。”
沈夫子还没发话,令仪便听得沈旭道:“圣人明明德于天下,教化万民,民之趋善,如水之趋下也,学生所言齐家当体察毫末,辨其短长,此其一也。家主修身正行,怀仁人之心以教化妻妾子女、仆妇走卒,此其二也。妻妾子女,闻善言如聆清乐,心向往之;仆妇走卒,沐仁心若食甘味,虽幽微难言,亦心有所明,此其三也。至于毁圣灭智之言,学生不通庄学,不敢妄言。只是先汉尊儒术,得百年昌盛,后汉崇道学,致使莽操篡立,今上承天而立,复推儒术,立圣人学说,吾等苦学之辈,更该修身明智,齐家正礼,方不负浩荡皇恩。”
他话音刚落,令仪又听得另一个沉稳的声音道:“沈世弟到底年少狂放了些。庄夫子之言,乃道家学说之典范,正如刚刚荣贤弟所言,世上之人,善者少而不善者多,牧天下之民,不比治方圆之家,圣人事事讲求礼教仁心,却不知,仆妇走卒之徒,最是趋利远害。远得不说,沈老爷最是具有一颗仁心,治家也最是宽厚仁爱,却还是教化不了身边之人,沈世弟嫡母的陪嫁妇人不就是做了那盗跖吗?圣人学说看似教化万民,却最易使万民生出奸邪之心。依学生愚见,还是庄夫子有理,掊击圣人,天下始治矣。”
那人说完,半响鸦雀无声。王婆子之事,沈旭纵才学如斗,也哑口难辨。今日这场儒道论辩,却是沈旭输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