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各有算盘(2/2)
”王妍使劲点头:“陈家是犯了事,可不至于没收家财全家流放啊。粮饷的事情商家也有苦衷,衙门怎么能强权压人?如果当官的都不拿平头百姓当人,那不被当人的人凭什么要给朝廷纳粮、纳税?官府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子民不受侵犯。”
“还有码头上的船工!他们吃苦受累就是为了家里人能过上好日子,可到头来得到了什么?他们丢下妻儿老小风里来浪里去的奔命,却还落不下几个子儿给家里过日子。他们在码头上三天两头的闹实在也是平常。”
周韶华又抿了口茶,接话道:“你说的这些都是有很多种原因一起杂糅造成的,朝廷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故意要欺负人。就扬州商户涨价拒卖这事儿,陛下都未必能知情。”
见王妍表情错愕,周韶华淡漠的笑笑接着道:“衙门和商户闹僵之后,我爹和布政使大人请示过许多次。他也想着实在不行就求朝廷再下拨点银子,哪怕当扬州借的呢。可布政使大人不同意!”
“为什么啊?”
周韶华神色讽刺:“因为扬州没钱便是在打他的脸!咱们连个商户都威压不了,连点粮饷都征买不全,那相当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承认我等无能。我们无能,便是他治下无方!我爹和你爹没能强行坚持,多少也有这样的想法。”
“不给商户个下马威,他们往后没办法治理整个扬州!”
“所以说,当官的为自己想得多,便会为百姓想得少。从官几十年,他们或许早忘了先贤的教导,早忘了当官的初衷和含义。”
王妍捧着茶盏没喝,她认真的看着周韶华的眼睛,觉得彼此的心这一刻异常贴近。因为这种贴近,她觉得异常温暖。
“跟上食盐短缺,北方的乡亲都到处哄抢作乱了,朝廷得到的消息依旧是轻描淡写。我哥从京师传回来的消息,山东官员根本没建议拿运河运盐。他们派了五百兵将护送盐车,让朝廷放心!”
“出动了士兵押运?可保家卫国的将士怎么可能一直帮着运盐,等撤了将士撒谎匪贼肯定会卷土从来。”
“谁说不是呢?”周韶华太了解那些官员的意图了。
为着自己的前程,谁都不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大运河商用。即便陛下已经派了人考察一直运盐的可能行,他们也会层层推诿一拖再拖。不管大运河能不能承担起运盐的重任,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会是:不能!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反正他们又不缺盐吃,反正朝廷也不盐商供奉的那点银子。所以何必呢,万一出点岔子呢,那陛下不得追究当初赞成商运的官员?
周韶华知道他们的心思,可他一点都不赞成他们的想法。
他这次答应和王妍一起贩私盐,一方面是的为了解决当前的难题,更重要的却是要用实际行动,向朝廷证明大运河兼顾商运的可能性。同时也逼迫周家族亲中的所有官员支持大运河兼顾商运。
寻常要和他们提大运河商运的事,定然是刚开个头就会被训回来。可若他周韶华牵扯在中间,要连累他们一起送命,他们肯定又会是一副嘴脸。
若周、王两家的亲朋好友一起使劲,或许大运河就真的能兼顾商用了呢?
他在码头上小半年,早就摸清了码头的门道。就目前这么大的运送任务,要额外运送些食盐、货品也不是难事。
衙门既然连安葬费和抚恤金都承担不起,那也实在该多想想生财之道。大运河既然是黄金源,那朝廷为什么不去捞?
王妍说拿大运河贩私盐是一箭三雕,周韶华却拿它当利在千秋的大事在办。在他看来,大运河若能兼顾商用,大明朝的国力必然比现在更加强盛。这事要能办成,必然是利在千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