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知青一枝花44(1/2)
向玉晴记得苏圆圆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她当时只是觉得有趣, 现在和小伙子接触了一段时间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听刘淑英说过当初从来不挣工分的徐向东是怎么追求苏圆圆的,厚脸皮跟大队长求来打猪草的活计,宁愿被人嘲笑大老爷们只挣孩子的工分,也要天天往苏圆圆跟前凑, 然后死磨硬泡地把人娶了回来。
大抵喜爱一个人就是这样, 会特别主动, 会特别希望在对方面前表现, 也会特别心疼对方, 这是追求心上人的模样。而她和这个小伙子之间, 顶多算是双方有那么点接触试试的意思,并没有追求心上人的感觉, 只能算是觉得对方合适吧。
在小伙子说日头很晒的时候, 向玉晴脑海中瞬间想到之前她去给徐向前送水, 徐向前立即就把水喝光催着她回屋纳凉,生怕她被晒到。当时她没想什么,现在那个场景却浮现在心头挥之不去, 她记得徐向前没有对别人这样, 所以他是喜欢她吗所以说给她添嫁妆离开的时候才会伤心
向玉晴对这样的猜测有些不安,心里很乱, 但徐向前又不在眼前,倒也没机会求证, 更没机会做什么决定, 这个猜测也就不了了之。
只是因为有了这样触动人心的对比, 向玉晴终于明白苏圆圆口中的结婚不能凑合是什么意思。小伙子很好, 但是没有对她很动心,也许她多用点心能够让小伙子动心,可是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份动力,她又没有很喜欢对方,为什么要主动去用点心呢他们已经接触一个多月了,谁能保证他们以后能日久生情一试就成了处对象,万一不成,她的名声也毁了一半,她对对方的欣赏还不足以让她迈出这一步,所以,算了。
鸡舍的事几人已经上手,向玉晴便借着学习的借口基本不过去了。她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跟苏圆圆说了两句,隐约觉得自己有点不识相,刘淑英好不容易给她挑了个还不错的,她却没同意。不过这在苏圆圆看来简直再正常不过了,男生拼命追女生还有追不上的呢,这个小伙子只是有点意思又没怎么主动,两人不来电不是很正常吗
虽然这个年代的国情和大家的思想限制了一些东西,但她也见过村里有男生喜欢姑娘很主动的,今天帮着干活,明天给塞个苹果什么的,那才能打动姑娘的心呢。以向玉晴的条件,完全可以等人来追求,何况她知道未来会怎样变化,他们去了大城市会遇到更多的人,男女关系也会越来越开放,完全没必要急着定下。
两个孩子没看对眼,刘淑英也不好撮合,虽然心里有些着急,可是她现在在这方面特备谨慎,宁缺毋滥,挑来挑去没发现特别好的,也就只能暂时将这事儿放下了。后来她听苏圆圆说等将来家里的产业再大一点,两个姑娘找亲事更好找,到城里二十出头结婚也不晚,她这才心宽了点,盼着徐向东能将公司做大,以后给俩妹妹撑腰。
徐家一家人就这么平平稳稳地过日子,春去秋来,苏圆圆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中医,徐向东的物流公司也增添到六辆货车、二十名员工,徐晓娜和向玉晴顺利读完高中课程,徐向前也来信说他立了功,当上了班长并代理副排长,正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考军校。刘淑英这个家里唯一的大家长,看到孩子们这么出息,简直做梦都能笑醒
而在这个秋天,广播大喇叭响彻整个村子,国家恢复高考啦两个月后就考试
所有知青和读过书的学生们顿时沸腾了
三天里,大家反复确认,才终于相信这个消息,开始疯狂地找书、找学习资料、读书复习。而这个时候,村里读过书的人就呈现了两极分化,一边是邹文和几个知青以及不喜欢徐家的人家,他们每次看苏圆圆提倡读书都会有些抵触,因为苏圆圆写写字就能赚钱,他们试过却只是白费了邮票,心里抵触自然荒废了学业,这两年几乎把知识忘了个七七八八。
另一边则是对苏圆圆的话半信半疑认真读书的,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家长押着拼命读,坚信学好了才能像苏圆圆和徐向东一样有出息挣大钱。特别是近一年徐向东把徐晓娜招到自己公司兼职做会计,让徐晓娜在读书的同时就能每个月拿30块工资,这无疑是证实了苏圆圆的话学习好就能找到好工作
所以村里好多人更加支持孩子读书,甚至看得很严,就希望他们将来能给家里挣钱,最不济也能求徐向东帮帮忙,进他公司当个打杂的,这是许多人最根本的期望。
结果国家突然恢复高考了,所有认真读书能赶上这次高考的人全都大喜过望,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意外的惊喜,太惊喜了他们都知道徐家人学习好,家里几个人都表现得很轻松,所以全跑到徐家借复习资料。苏圆圆也没吝啬,直接把徐向东整理的考点抄了一份送给他们,至于他们能不能看懂、有没有把这资料当回事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以邹文为首那一批人自然不屑这份资料,还嘲笑徐向东读了初中就不念了,顶多只比文盲好一点。他们自己划重点,聚在一起埋头苦读,大多数就是在临时抱佛脚。而相信苏圆圆他们的人则把复习资料当成宝典一样刻苦钻研,期望能提高一些成绩,押中一些题。
丰收大队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是十里八乡人数最多的,大队长也高兴大家这么上进,积极帮助大家,把准考证、介绍信、住宿安排等等全给办得妥妥当当,只要有几个考上大学,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