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2/2)
不大。当然,这是丝贩向茶农收购生丝的价格,丝庄从丝贩手里收购生丝,又卖到别处去,这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浮,不过也就上浮二成左右罢了。
提到这时代的生丝贸易,不得不提到湖州丝业首富,四象之首的刘镛。
刘镛生于1825年,据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到镇里一家叫谈德昌丝行的丝庄打工,定的年薪是每年十块大洋(知了注:比大贵商行的伙计们低多了),而店家的管家一年的薪金是一百串铜钱左右。
刘镛做事认真,不乱花钱,老板认为这人不错,在年终的时候多给他六块大洋,回到家后一家人都高兴无比。
不过,后来刘镛觉得给人做伙计没什么前途,就开始出来单干。
他一开始没有什么资本金,做不了大生意,就到农村走街串巷收购生丝,然后拿回镇里卖给丝庄,赚一份辛苦钱,利润极薄。
雪上加霜的是,1846年冬天的时候南浔镇的广庄联合镇里的几家丝庄,一起要压生丝的收购价,要将价格压到每两生丝七分一厘以下。
刘镛当时收购生丝的成本价也就在七分一厘左右,这一下之前买的生丝都要赔本,不由惊呆了,觉得这下就算不破产,也要伤筋动骨了。
无奈之下,刘镛便破釜沉舟,租了一条破船,摇了三天三夜的橹到达魔都十六铺,希望能在魔都用高一点的价格出售生丝。
等到上岸一打听,当时的租界洋行里收购生丝的价格是一斤湖丝二两银子,而且是有多少收多少,一下子就把刘镛惊住了。
状态提示: 第三十七章 湖州南浔的生丝买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