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两派争执(1/1)
大渊其实是个不同寻常的国家,要说制度宽容吧,平民贵族之间差之千里;若说不近人情吧,这有才能的女子也能参与国事。大概是因为开国皇后打下了大渊半壁江山的缘故。
看来,女人厉害起来,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皇帝对恭定候府格外专注,连稍逊一筹的曲萦也被皇帝关注了,还有两个年龄太小的庶出子女也是。现如今,全京都人都知道恭定候府满门贤才。
此时的曲裳和一群青年才俊站在一起,显得尤为突出。这些人大多是平日里同曲扉卿结交的官家子弟。
曲裳眼睛一瞥,便望见了四皇子安静地站在曲扉卿身后,像只小兔子一样乖巧可爱。她的伴读则一脸阴郁地注视着这一切。
这些公子哥儿除了想与曲裳高谈国事之外,更是想接近她,博得其好感。曲裳太聪明,许多人都跟不上她活跃的思维,这叫大多数男子不免产生了一种挫败感。
因为曲裳提出的亲民论得到了有志之士的极大支持,大渊上上下下都发生了大的变化。
皇家书院也开始改革了,女子可以着男装上学,优秀的平民子弟也可以入学,和世家一同学习。
书院除了皇室子女所在的书堂之外,其余的书堂皆按各项学术的综合排名分级,这便有了好差班之分。因此,有些平民甚至能够压了贵族一头。
于是乎,今早的朝堂气氛很是凝滞。一些顽固的守旧派认为贵族的利益不可侵犯,理应保持高高在上的态度,不能乱了尊卑。
主张革新的一派坚持认为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大渊的未来,理应作出些改变。
皇后的父亲吴国丈自然是支持革新,他出言道:“河若是凝滞不前流,岂不是沦为一潭死水?不注入新鲜的水,只怕连源头都会干涸!如此浅显的道理,满朝上下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能明白吗?”
淑妃同皇后不对付,淑妃的兄长穆林自然不会叫吴国丈好过。他毫不示弱,开口道:“先是什么富民论,接着又是要革新,大渊人是要被一个小丫头牵着鼻子走吗?历朝历代都是这个制度,不也开创了不少太平盛世吗?”
三皇子古桓出言道:“此言差矣,历朝历代衰亡的原因不仅仅是君王无能,朝政腐败,还有官逼民反。百姓吃不上饭,为了活命自然要反。”
左卿乃蒋贵妃之父,原本和淑妃一派同仇敌忾,算计皇后一党,自从同淑妃闹翻后,倒是老实了不少。此时的他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
二皇子古懈站出来说道:“贵族引领着百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般贸然变革,恐引起大乱,还是维持现状的好。”
此话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静立一旁的曲裳突然出言:“昔日大渊的开国皇帝出身草莽,曾贩马为生,不照样打下了天下吗?前朝的丞相曾是青楼男倌,朝中好几位高官可都是他的入幕之宾。出身这般不堪的人却造就了一个后人无法超越的神话。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有能之人不应该被身份拒之门外。此番变革,世家的地位不会撼动,只是多给天下有志之人一些机会罢了。”
皇帝点头:“言之有理。朕又不会罢了你们的官,更不会削弱世家的势力,只是想叫贵族和平民公平竞争罢了,众卿家何须多虑呢!”
还有人想出来反驳,东阳王世子戏谑道:“第一个说话的,是刘大人吧,果然文臣就是婆婆妈妈,磨磨唧唧的。据说你祖上是个杀猪的,你家的猪肉那叫一个鲜美啊!你家好像还有个娶妓女为正房的太爷爷吧!难怪刘大人年轻时是京都一枝花呢!”
刘大人气了个倒仰,怒道:“世子,注意你的措辞!”
古祺无所谓地耸耸肩,一副“我说了实话也不行”的表情。
平阳伯世子和古祺向来交好,帮腔道:“臣也是贵族,自然知道世家掌权会从中得到多少利益,所以每朝每代都不会千秋万代。”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