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鲸吞(2/3)
侧面分开,分成前后两片,前面半片薄一点,后面半片厚一点像个人形凹槽,并且前后两片都只有脖子以下的部分,头部却是可以分离取下来的。进入机甲时需要操作者先穿戴上一个带有肩部的黑色头套,然后躺进后半片,然后再戴上硬质头盔一样的头部。所以机甲的脖子部分实际只有那层看起来很唬人的黑色头套,不过因为头套和头盔以及机甲躯干之间都有锁扣连接,才没有给人一种穿帮看到演员脖子的感觉,但是它的尺寸毕竟在那里放着,不可能做的太厚,那样操作者就不能灵活转动脖子了。
李珲先是自己戴上独特的头套和手套,然后在蜜蜂互娱工作人员给他肩膀和腰间挂安全带时开口询问头套和手套的作用,那人倒也没有隐瞒,解释说道头套里面有耳麦可以进行内部通话,当然最主要作用还是防撞以及连接头盔。
说是头套,但是李珲刚刚戴在头上的头罩并不完全是绵软高弹的,其内部有不少竖直方向的硬质结构,起到类似人类脖子上那几根肌肉和颈椎的支撑作用,所以虽然头上戴着一个颇大的头盔,他倒是不怎么觉得笨重,不过低头后仰这样的动作自然也就不太方便做了,大角度转头也有些麻烦。
戴好一双遍布传感器,可以读取自己手指动作的黑色手套,李珲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朝后靠向一台靠在架子上的机甲,确切说是后半片机甲,躺进那个人形凹槽里面以后,其他人就会上来帮他把手套连接线以及安全带挂钩连接在机甲内侧挂点上,然后工作人员再合力把前面半片机甲外壳扣过来,最后再戴上带有显示器的头盔并且对接上各个接口并且锁定,就完成了穿戴。
虽然还有些小麻烦,但是和李珲之前设想的相比还是简单了许多,之前他以为所谓的黑蜂机甲,只是制作的更加用心更加复杂的机甲模型,就像是曾小贤那身变形金刚衣服一样,需要一件一件胳膊腿的穿在身上,哪像现在这样简单多了。
而且对接完成之后他眼前的屏幕就立即亮了起来,让刚刚因为戴上头盔而眼前一黑的李珲重见光明,一开始他还以为头盔面罩上面是使用了可以改变透明度的玻璃,不过等他下意识伸手来摸“脸上”那对有神的大眼时才发现了问题。
李珲又试了几次,发现自己抬起手臂时一开始是最费力的感觉就像手臂时套了好几层羽绒服一样,接着那种笨重束缚感迅速消失,直到自己放慢动作时那种笨重感又会回来。
等到工作人员解释了,他才明白为什么他们之前专门提到那帮cos机甲战士的还需要专门进行半个月的封闭培训了。机甲的关节都有助力或动力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读取他的动作后会自动识别并预测他的行为目的,并且及时启动相应电动机提供动力辅助,不过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存在一定延迟,所以抬臂迈腿时就会先感到身体非常笨重,然后助力起效笨重感消失,直到动作即将到位系统降低助力功率,沉重感重新回来。
再加上钻进机甲以后自己的双手其实是在机甲手腕那个球形关节位置,机甲的手指实际是完全电动的机械手,受到他的传感器手套控制,这样等于手臂凭空增加了一只手掌和半个手腕长度,同样的腿脚下面也多了一截,这些也都需要一段时间培训熟悉。这样一来的确对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难怪蜜蜂没有对普通玩家开放体验活动,恐怕是害怕弄巧成拙呢。
好在要是坦然承认自己“还不会跑”,抬手前语音命令“我要向上抬手50度”,迈步走路前说“我要行走20步,先迈左腿”,这样让系统提前准备好,那种滞涩感就会大大减少,至少记者先生已经可以坐在特制的大板凳上用机甲的双手打字了。
当然打字速度什么的就别想了,需要语音命令“按a键1次”、“按c键1次”,有这功夫还不如直接语音输入算了。不过有个叫沈莫的小伙子给他表演了一把凭空输入,反而比他在笔记本上面输入快得多,一来是系统有专门针对“凭空输入”模式优化动作识别模式,二来也是别人熟能生巧的结果。
等到李珲意犹未尽地从凉爽的机甲里面出来,并且在采访开始就提及黑蜂机甲时,以首席架构师身份接受采访的马竞却径直说道:“其实总体来说,黑蜂1号其实是失败了的。”
看到李珲吃惊的神情,马竞摇摇手说道:“至少按照互娱公司原本设计它时设定的目的用途来说,黑蜂的确是达不到要求的。”
原本按照互娱公司的设计,黑蜂系列其实是作为梦行者移动版的第二者而存在的,其核心要点是实现第二代ar模式,可以把现实画面:场景、物体,甚至人群都当做素材,在玩家“眼前”随意组合变换蹂‘躏。这样就不用像前者那样只能在固定的游戏场玩耍,能够大大增加潜在购买人群。
不过可惜,最终的成品效果并没有达到原本预计的目的,虽然沈莫觉得ar模式下打碎现实的画面很好很强大,但这只是他一个没怎么玩过精品fps游戏的普通玩家的感受,同样的画面到了那些高玩眼中,就只能得到高延迟、低画质、人物行为呆板机械的垃圾级评价了。更别提机甲助力系统的动作延迟还要更高,身体笨重缓慢,外观更是傻大黑粗毫无颜值的种种缺点了。
“当然研发成本我们还是收回来了,虽然我们邀请体验的高玩看不上它,但是那些腿脚手臂受伤失去功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