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我们的家在昆明1(2/3)
吃荤的,赵诚没有办法,只能让老板给他们做皮蛋瘦肉粥。当大家准备继续上路的时候,生意又上门了。饭店老板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他们车上有盐,特地跑上门来求购。益阳的盐也限购,日本人封锁长江后,现在吃的都是四川运出来的井盐。虽然价格不高,可是不能按时配给,这让开饭馆的怎么活。听说武汉失守前,武汉贮存的常备盐,除一部分运到了长沙,其余的几十万旦盐都让国民党专员刘翔侵吞了,据说湖北省主席陈诚从中捞足了好处。
赵诚没有收钱,他把一百斤盐换了四十斤腊肉,是正经的好腊肉。路上逃难的人太多,天知道能不能买到吃的。至于剩下的盐,老板们说了,贵州那头才是真缺盐,有的地方,盐比大洋和烟土都好使。
六十六章我们的家在昆明2
湘黔大道上不时可以见到逃难的人群和溃兵,有时因为成群结队的难民太多,车队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因为去昆明运货的汽车颇多,沿线新开了不少小饭馆,倒是不至于饿肚子。张连胜他们被拉肚子拉怕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在那些脏兮兮的小馆子凑合。好在车上有粮食腊肉,各种调料备的也足,途经崔家桥的时候,看到镇上有卖新鲜蔬菜的,用盐换些回来,自己下锅炒炒就行。
五月中旬的天气,不冷不热,路边的草丛里,时不时的能看见野鸡野兔出没。一个上午,走走停停速度始终上不去,张连胜居然远远的用弓弩打到野兔,中午吃饭的时候还多加了个菜。
路上照例有塞钱要搭车的,没理会那些商人,大家挑了些老弱妇孺带了一段。就这样走走停停,80公里的路程,整整开了一天,才到常德境内的德山镇。
还是有高速公路好,哪怕是收费高一些也行啊!赵诚再次泪流满面。
常德是湘西北门户,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抗战爆发以后这里人口激增,南来北往车队要在这里修整,各种货物要在这里集散,四平方公里的常德城内繁华异常。赵诚决定在这里保养一下车辆,采购一部分物资。弟兄们身上穿的还是春秋装,天气有点热了,得赶紧买几件夏天穿的衣服。
弟兄们在家保养车辆,赵诚进程搞采购,他最有钱,所以又被敲了竹杠。一条备用轮胎,一坛子淹大蒜头,每人三套换洗衣服,还有一堆零食。
大家都喜欢上了小人书,这是旅途中最能解闷的好东西,街上的人说店里没看到小人书,但是看到了马$列和***著作以及宣传抗日的《新华x报》等书刊,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八路军办事处“生活书店总店管理处”的分店之一。趁人不注意,往老板的饭盒里放了根十两的大黄鱼,希望他一会别被噎着。
晚上,弟兄饱餐了一顿“常德钵子菜”、酱板鸭,走到哪吃到哪已经成为吃货们的习惯了。
第二天早上,嘬了一顿常德米粉,弟兄们换上新衣服又开始了旅途。
………………………………………………
过了常德,路上的难民多了起来,长沙附近迟早要成为战场,所以有条件的家庭都在往四川或是云贵逃难。
路上有不少烧炭的汽车,现在的汽油多为军用,普通人很难搞到汽油。赵诚他们要不是在岳阳缴获了一部分汽油,现在也得在靠腿在往昆明溜达。
照例有人请求搭车,老规矩,只搭老弱妇孺,三十公里后放下,再搭另外一批。
路况不好,人也多,车也多,车速最高的时候也没超过15公里,天快黑的时候车队才到,沙坪镇,原本计划在沅陵过夜成了泡影。
到处住的都是逃难的人,几家小旅社挤的满满的,连屋檐下都躺着人。好在天气不冷不热,在睡在屋外也能凑合。
车停在镇外的一片小树林外,做晚饭的篝火,引来了几十个同样睡在野外的难民。
荒郊野外的危险很多,除了土匪还有各种野兽,人多的地方总会安全些。卡车让给了老弱妇孺,弟兄们自己想办法凑合一夜。
用火烤干了地面,雨披往地上一摊就是床,几块缴获的日本“天幕”连在一起就成了帐篷,没有旅馆舒服,总比直接睡地上强百倍。照例架起了重机枪,安排好站岗和换班的弟兄,出门在外小心一些总没有坏处。
半夜的时候,赵诚被推醒了,上风口的草丛中传来了急促的“嚓、嚓”声,大家悄悄地打开枪的保险,端枪上膛,瞄向声源。
是不是土匪?赵诚心里直嘀咕。就当大家准备放两枪把对手吓走的时候,几头野猪跑从草丛里钻了出来。车上的妇孺不知碰到了什么,静静的夜里,啪的一声传出去很远,野猪突然停顿探头张望。
“开火。”赵诚一声令下,他瞄准野猪的肩胛,打中胸膛;其他弟兄大多瞄准头颅、打脑袋。野猪群被放倒好几只,其他的野猪落荒而逃!
四周的露宿的人都被惊动了,几个孩子吓的嚎啕大哭,大人们也吓的瑟瑟发抖。腿快的已经拎着行李跑出去好远了,剩下的也拉起家人开始跑路。只有一家人和几个学生摸起棍棒上来帮忙!
大家重新点起熄灭的篝火,弟兄们和几个学生跑过去拖回了两头野猪。一大一小,足有三百斤,宿营的地方离小溪不愿,大家烧了开水就开始收拾。
野猪看起来很大,出去头蹄下水只剩下一百六十多斤肉。
来帮忙的那家人,当家的是位老爷子,姓周,是位医生。早年在日本学过西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