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归途2(1/2)
畹町镇离昆明还有九百五十公里,从这里开始,绝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在山间蜿蜒前行,道路之险、冠绝天下。
很明显就能感觉出来,车队速度比在缅甸时慢了不少。因为一路上要翻山越岭,得经过不少荒无人烟的地方,万一遇到塌方或者交通事故,在路上堵个一两天是常事,畹町办事处特地给赵诚他们预备了干粮:每人两根黄瓜和一个美国罐头,孩子们还有两根香蕉,东西不多,但已经让其他车队的人羡慕不已。
在滇缅公路的办事处都兼着临时仓库的作用,离办事处不远有个小院,那里的地下就被完全掏空,里面堆着二十吨油料和大量的汽车配件。罐头、香烟、日用品之类的普通补给物资则是堆在办事处的仓库里,不但方便随时取用,还能应付一些人情往来。
这么遮遮掩掩也是出于无奈,滇缅公路上没有修理厂,加油点也少的可怜。现在滇缅公路出于半关闭状态,攒点家底非常困难。罐头之类的东西就是应付有人上门强讨恶要,防止人家再打油料和配件的主意,因为一但这些东西补充不及时,车队每个月至少要损失六分之一车辆趴窝。
类似于畹町这样的办事处在滇缅公路上还有十几个,一来提供补给、充做临时仓库,二来还可以充当情报搜集点。赵诚有钱,还在几个主要的办事处都建立了汽车修理厂,有外国修车师傅坐镇,这是西南运输出都没有的豪华配置。
这些老外不仅要修车,还得负责教导东川那头修理学校出来的学徒,但靠他们自己忙活,累死他们一年也修不了几辆车。
老外么,千里迢迢来中国就是为了挣钱。大道理要讲,还得有充足的物质刺激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东川那头犹太人技工的待遇一样,赵诚给的价格非常诱人,工资另算,每带出一个合格的徒弟奖励五百美元。按照每人每年能带出八个徒弟计算,这帮老外的年收入几乎能抵得上美国本土三个大学毕业生,妥妥的成功人士。
正因为如此,家里的车队比西南运输处或者其他私人车队的出勤率都高,而且安全系数也有保障。旁的不说,滇缅公路上时常能看到有车子因为各种机械故障不得不扔在车半道上,但是里面一辆打着赵字旗。
一路上闲着没事做,赵诚把英国人和日本人才公布的协议研究了一遍。他发现单从法律角度来说,可以利用的漏洞很多。比如协议中禁止通过缅甸向中国运输军械、弹药、汽油、载重汽车及铁路材料,但是柴油、润滑油、汽车配件,修筑公路的工程机械,甚至修筑工事必须的钢筋水泥都不在协议限制范围内。那也就是说,公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是畅通的。
此外,按照原来的历史走向,英国人的封锁并没有持续多久。那就把这些禁运的物资运到畹町桥对岸好了,等取消封锁再运回来。至于国内急需的汽油,只要有钱,不管是雇佣走私客、亦或者亲自组织人手组成地下运输线都行,要不干脆去贿赂对面负责监督禁运工作的英国官员,只要动作隐蔽一些,每个月弄上三五百吨回来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这里赵诚禁不住感到一阵轻松,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只要愿意动脑筋,办法总比困难多。
“抓紧!”司机突然大声喊道。
没等大家作出反应,车队已经在一串刺耳的刹车声中停了下来。
又是塌方,前头大约五六百米处,有辆雪佛兰一吨半被碎石和泥土推下路边的峡谷里,另外还有一辆车被埋在了土堆下面。
得嘞,这会即没有119也没有110,与其傻等着芒市和瑞丽的人手来救,还不如自己动手。车队里女人孩子都下车等着,防止因为山体滑坡再出意外,男人们赶紧用能找到的家伙清路救人。
跑滇缅路的司机都随车带着铲子锤子之类的工具,这会正好派上用场。土堆看起来很高,但是土质比较松,挖起来还不算太费事,一帮人轮着动手,大约十来分钟就把车子挖了出来。司机命大,车厢和车体还算完整,土块石块之间的缝隙又透气,所以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和惊吓,拖到空地上稍微喘口气就缓过来了。
至于掉下山崖的那个司机,大家只能为他撒一把沙土。从半山腰的公路到下面的谷底足有四十米,不用看也知道人没救了。没时间悲伤、更没有人会哭泣,在坠车处拢起一捧土,点起三支烟插在上面,不管认不认识都双手合十朝崖下拜了拜,祝那个兄弟早日投胎到个富贵人家、也求他保佑其他司机行车安全。
车队继续上路,到达龙陵之前都还算顺利,一路上没有什么大事故,但是爆胎、追尾还是有的。
孩子们被早上的那场塌方吓坏了,晚上在芒市办事处吃饭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奔跑嬉闹。赵诚草草吃完晚饭,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研究着地图,腾冲之战、松山之战、龙陵之战,貌似国军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以后一直退到怒江以东才稳住防线,就是不知道现在自己能做些什么。不过有一件事倒是真的,买上一批推土机和挖土机,再弄一些钢筋水泥,好好的把那些危险路段修整一下,希望下次再走这条路时能少死些人。沿途的办事处也要扩大,多买些房子和地,省得在吃住上花冤枉钱。
夜深人静时,雨依然在没完没了的下着。阴沉沉的天,灰蒙蒙的夜,笼罩在黑暗里的群山。天气有些冷,棉花胎的被子湿乎乎的让人不舒服,好在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