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文章真意 演化混沌(1/2)
福伯看到仁五陷入沉思,停下了动作,点头微微笑道:
“少主,需谨记文辞为形,诗意为神的要旨!“
仁五听这话,浑身一震,就跟通了电一样,高兴说道:
“我有点明白这门功法了。刚才福伯你的身形就是代表了融合文意的诀要,换句话说就是找到跟与自己‘势’相关的诗意。
用契合文辞的身形来表现其中的韵味,这应该就是‘文辞诗意’的精要了。而福伯你这是更上一步,已经达到了以心意合身形的地步,不拘泥变化的身意境界。“
对于仁五能够领悟‘文辞诗意’福伯早有准备,要知道拥有‘究天不与心决’,学任何功法就跟加了作弊器一样。
不过我这也就是几句话的功夫,这个速度也太惊人了点。
为了了解仁五领悟了多少,福伯有些迟疑问道:
“少主,你从‘文辞诗意’中领悟了什么?“
仁五沉思片刻,小声道:
“我想‘文辞诗意’应该是一种对敌的功法,比如说辛弃疾的诗词,声势浩荡、纵横驰骋。
如果心中包含家国情怀,与敌对战的时候,感受到其中的壮志之意,让形、神、意融合,就像在金戈铁马的战阵之中,发挥出纵横千军的威势。
但是想要完美的融合,可能不只是融汇其意这么简单,刚才福伯你与天地之势合而为一的感觉,照我看那就是儒门‘文辞诗意’所载的感悟诗词形神的功法。“
仁五说着的时候,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起来,自己嘀咕着:
“难怪说这门功法可以帮助凝练‘势’的效果,所谓的‘势’就是修者对于本身玄功的归纳和总结,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概念。
只是这个概念在提炼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感悟,这是个需要长期累积的过程。
而儒家成千上万年的文章凝练积累,已经提炼了无数种不同的真意,在这些积累中,会有一些契合自己功法的真意,进而帮助修习者提升对于‘势’的凝练。”
不过想到这,仁五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些迷茫的问道:
“福伯,这门功法,不需要我背诵很多文章,才能找到属于我的真意吧?“
福伯绷住震惊的神色,微笑道:
“少主,你这样说就是落了下乘,‘文辞诗意’固然是儒门绝学,而千古传承的诗词也的确是各种真意的凝练,但是却不代表一定要文辞诗意来融合天地之势。
所谓形、神、意三者合一,对敌之时只要你心中的意,通过形神能够借到天地之势,乃至于凌御天地之势,就算是领会了这门绝学。“
仁五恍然大悟道:
“我明白啦!就是把自己的‘势’和诗词真意联系到一起,进而凝练天地之势,控制对敌的法门。哈哈,我好像找到感觉了!“
福伯这一下再也绷不住了,愕然道:
“少主你真的领悟了吗?“
仁五随口回道:
“元气随心意而转,以自身之‘势’融汇诗词真意感知天地之势,有意使之,无意合之,不就是了。“
仁五心神沉静,进入到不闻外物的心意感知世界,心意和灵神中似乎涌出了许多文字。
这时仁五也没有刻意的回想,但是脑子里面很多精妙诗词歌赋的文字,却在脑海中不断的跳动。
元气游走之间除了感悟天地之势,还在体味那些文字的韵味。
突然心神恍惚间,似乎来到了一个独立的意识空间,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自己站在其中,仿佛感觉到自己和天地已经完全的融合。
仁五正苦苦琢磨其中韵味的时候,心头暮然间跳出一句诗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只觉得意识空间的自己,随着这句诗的跳出,手臂轻轻挥舞,身随意走。
脚步变化间似慢实快诡异错行,暮然间回身出拳,气势由虚变实突然变化。
一开始的脚步诡异错行的动作,有点世事无依如流水般散去的感觉,随后突然出拳而且气势加剧,却是打破了这种不置可否的感觉。
这种由气势由虚弱立刻转变为强劲的变化,就仿佛是人生如梦随流水无所依从,突然间浮华之梦醒,放弃过往种种。
仁五这种招数变化,就仿佛别人坠入他的势中,为他所牵,为他所迷,而且招数随心,寓之身意即是身形。
单是这一招变化,就让仁五感觉到惊喜。
招数转变之间是从来没有的畅快感觉,招式变化既是有意所指,却不拘泥于陈规,随心意所趋使。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仁五并没有停歇,身形再变,由突然转变的霸意之拳,再次变化手臂挥舞,回旋转动。
身形纵跃的时候,带起无穷的戎马之意,身形停顿,轻柔推出一掌,凝滞了整个空间。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以身形诡异晃动,手掌骈为剑指,望空挥洒带出点点星芒,突然挺身右手虚举,似乎手握百战雕弓。
这一下先是星芒剑气突袭,然后转为弓形御敌,正是贴合了此中要义。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仁五身随意走,诗词真意融合自身‘大自在势’,不经意间切合了陆游这首诉衷情意境。
身形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