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汉中大会群雄(大改)(1/2)
麦柯送走了五十个小分队,就打道回府,继续他的开河大业。△↗,.
因为有了第一段和第二段两个十公里作业,大家都有了经验,不管是治理河流山川,还是对付周围的乡民悍匪,后面的这些操作就很是流畅了。
天军所过之处,一片繁荣平和景象。
这里的一条基础性原因,就是麦柯推行一条重要的经济政策。
这就是对新区所有的居民实施按需供应。
就如同天军占领的其它地区一样。
麦轲已经在圣山、伏牛山等地实施同样的经济制度,在四季果园提供了绝大部分食品以后,其它的主副食,全都采取集约生产,然后把产品放到超级商场,供那些需要的居民随意选取。
为了适应这个制度的需要,麦轲也和圣山一样,安装了跟踪系统,这就是计算中心庞大主机的一项功能。
这个系统,把所有居民的每日消费数量、消费品种、消费时间,全都记录下来,然后统计成总数,给那些负责生产的居民,让他们按照需要的数量安排生产。
这些生产基地都建立在事先选好的场地,受四季果园的影响,它们的产量也基本上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
当然,生产能力也不会有跟不上需求的问题。
这样,这个新型的经济系统,包括生产、运输、交换、消费环节,就以消费为主导,畅通无阻地在这个嘉汉合流地区运行起来。
原来那些居民每日都有的那种焦虑、缺乏、供不应求、供大于求,全都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供大于求,虽然似乎不可能,但是在靠天吃饭的地区,就是那么毫无道理地存在。
其实,这丝毫没有减轻供不应求物资缺乏的影响,反而使供不应求更加严重。
这个问题,只有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生活过的经历,才会理解。
因为从一年生产的总量来说,数额是一定的,比如是365斤粮食。
再比如每人的足额消费是一斤二两,也就是有了一斤二两,人们就能温饱。
这个数额如果是每天生产一斤,随时生产,随时消费,那么即使差那个二两,也不是什么特大问题。
可是农村有季节性,要靠天等雨,靠天吃饭。
一般情况下,只有秋季才是收获季节。
而那些粮食,也是只有到了秋天的最后一个月,才能收获。
甚至是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天。
因此,消费是全年的,而收获只有几天。
这样,在收获的那几天,就有产品过剩问题。
当然,即使是最没有文化的老百姓,也知道那几天产的粮食,不能那几天都吃掉,然后其它时日喝西北风。
理想状态是均匀地分配到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
可是,这不是想如此就能办到如此的。
需要计划好,需要储存好,需要保鲜保质,需要防火防盗,需要防潮湿,防虫蛀,防鼠窃,防浪费!
同时,还有运输的问题!
种粮食的需要吃饭,远在大城市,甚至远在京城那些做官当老爷的人也要吃!
还有那些不生产的人,比如军队,比如商人,比如学子,也都依赖于农民这几天的收获。
所有生产以后的这些环节,包括存储、运输、消费,都不可能再增加产量,只能是帮助消费。
非常不增加产量,反而会减少产量。
即使作得最好,也只能是减少对现有粮食产量的消耗。
稍有天灾人祸,就会造成触及根本的影响。
也就是说,农民留下的365斤,只是最理想的状态才能得到保证。
天灾人祸一旦发生,就会从这365斤中压榨,从而减少这个基数。
比如说,漕运出了问题,上交京城的粮食,全部损失。
这个时候,皇上万万不能因为粮食沉了水,就不吃饭是吧?
可是,这个粮食又不能凭空变出来!
只有一个地方有,就是农民的仓储。
每人的口粮中摊出来35斤吧。
皇命难违,这是必须交的!
边防吃紧,需要增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能让卖命的空着肚子打仗是吧?
可是不空肚子,到哪里找粮食?
还是农民那个仓储,还剩下330斤。
好,国家不会竭泽而渔的,每人分摊30斤。
还剩下300斤活命粮。
如果认为到此为止了,那就是太美妙的理想了。
理想一般太美妙,都是注定会破灭的。
皇上出征,大军随行,绝户计全面实施!
这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既然绝户计,不给你一粒粮食不剩就是仁慈无比了。
这次够狠,每人300斤的剩余取走一半!
还剩150斤。
绝户计还不是一次,跟着就是第二次!
这次,每人30斤!
不是当官的心慈手软,而是只剩下这么多了!
麦柯等人到的时候,实际上许多人早就断粮,靠野菜树皮老鼠等充饥勉强活命。
这些项目的建成和实施,等于救了大家一命。
从此,人们的消费,变得和每天呼吸空气、享受阳光照射一样自然!
至于交通,在嘉汉合流区,已经不是问题,三合一枢纽工程四通八达,可以把这里的市民从任何一地方为起点,到达任何一个地方为重点,用时不超过五分钟。
所有的枢纽工程,都是全备的的夜间照明设施,把整个嘉汉合流区装点得如同人间仙境!
他们当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