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路上的质疑(1/2)
苏刘义站在船舱门口,面色复杂的看着正一脸惆怅、满腹心事,正在对着大海发呆的文天祥。
皇帝还是没有松口,苏刘义护送文天祥前往崖山,但是却是没有想到,皇上的心思竟然不在护送两个字上。
也正是用这个理由,说服了文天祥前往崖山行朝,去宣召张世杰的水师回归广州。
行朝不能在崖山待下去了,否则,只有覆灭的下场。
皇上给他们二人仔细分析了一下目前崖山的情况,还做了那个沙盘推演,认真的分析了一下形式,文天祥和苏刘义深以为然。
皇上说,目前经过细作回报的消息,蒙元与大宋之间,至少是水师的对比,大宋至少是两倍于蒙元,却被比自己少的水师,围困在崖山的奇石附近。
这么庞大的水师,不应该做消极的防御姿态,那样只会被蒙元慢慢削弱,皇上打了个比方,那就是温水煮青蛙,等你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那什么事情都晚了。
而且,就那么一直的被包围,对于士气的打击,也不是一般的大,听闻崖山多逃兵,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世杰才将船连环锁了起来,组成了水寨,这么一来,就没有兵卒将官会开船离开了。
但是这样却是限制了自己水师的机动性,为什么要组建水师,不就是为了驰骋于海上,你却在水里安营扎寨,那不是找死是做什么。
所以水师一定要出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出来,但是皇上却是又表现出不想给张世杰擦屁股的样子,表示,广州、琼州就这么一点人,不可能前往崖山营救,若是张世杰不出来,就等着在那里自生自灭吧。
广州距离崖山并不远,纵然是绕路,也不过一天的功夫就快要到了。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文天祥依然倚着栏杆看这夜色中起伏不定的海面。
风呼啸着劈面而过,蕴寓着一股浓浓的咸味,并把一个个浪头沉沉地打来。
苏刘义见状走到文天祥的身后,说道:“丞相,前方就是崖门了。”
正在神游天外的文天祥马上就回过神来,顺着苏刘义的手指,抬头望去,看着两岸的一片淡黑,正在沉思默想中的时候,苏刘义指着远方隐隐约约黑沉沉的一片山脉告诉文天祥:
“东边是崖山,西边是汤瓶山,而两山之间,就是皇上所说的崖门了。”
崖山,并不知名的小山,知道它名字的极少;然而,在一年之后,它却要见证一个伟大文明的最后湮灭。
怏怏的回到船舱里面,不在言语,这个时候,船已经停了,由于接近入海口,水流的很快,在这个情况下航行,难免不会有触礁情况的出现,所以船只宁愿在这里歇息一晚,这个也正合苏刘义他们的意思。恰巧可以在船上过夜,待到天亮的时间在上岸出发。
也只能上岸,再往前走,就已经被蒙元水师封锁了,不过他们的船只没有这么多,巡逻不到这么远的地方而已。
在新会南端,濒临南海,山之西有银洲湖经此出海,而山嘴与对岸汤瓶山夹峙如门,故出海口称崖门。
崖门依山临水,港内可藏舟,形势险要。
位于广州湾入口处西边的一个岛屿叫做崖山。由于粤江在河口部分分流而形成无数之三角洲,因此前方临海,后方则为遮断水路之大型海角。
岛屿之形状相当复杂,面积大小南北约四十里,东西约十里。低缓的丘陵在到了南边忽然急遽隆起而形成高山,在面海之方向又以陡峭角度落下,所以这座山便被命名为做崖山。
岛西侧有一道水路,周边更有无数之小岛,可说是海陆交错混杂之地形。随着复杂之地势,连带着海流与气流也极不单纯。
夜半无事,出来站站,文天祥看着海浪“哗哗”的拍击岸上礁石的声音,想着自己身上正要担负的使命,这么一打岔,文天祥顿时就没有了再看下去的兴致。
一阵带着咸味的海风吹来,文天祥不由的打了一个冷战,才感觉到春寒料峭这个词的含义。
已经十一月,再有一个月就是春天了,真快啊!文天祥想到,但是大宋的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观察着崖门的位置,想着已经带兵上山勘察地形的苏刘义,再想起皇上的交代,摇摇头,想到,难道真的要在这里驻扎兵马,遏制海峡吗?
为崖山行朝留条后路!
这是皇上说的,皇上对自己断言,所自己这次去,估计也是无功而返,张世杰不会听从广州这边皇上话的。
特别是广州这次阻击张弘范,以零伤亡的代价,杀敌近五千的功绩,如果被张世杰知道,更加是不会回来,因为他会觉得没有面子,若是不立下比广州之战还要绚丽的功劳,张世杰甚至不会前来拜见皇上。
这可能是出于一个老人的骄傲,但是文天祥觉得不会,难道面子会比国家大事还要重要吗?
夜半过了,苏刘义也率领人马回到了船上,在船上过夜,自然是安心的多。
慢慢的再次走到文天祥身后,道:“丞相,有些不妥,观察周围的地形,真的是易攻难守,蒙元步卒悍勇,我们是久败疲惫,从心理上,就落后了蒙元。”
“皇上让相机而行,正所谓便宜行事,若是不可为,放弃便是。”
文天祥淡淡的回答道,还在想着即将见到张世杰时的场景。
真的会这样吗?
文天祥喊着苏刘义的字,突然问道:“任忠,你说越国公,真的会如皇上说的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